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渭南讯(牛向阳记者张小娟)“过去浇地要等晚上,白天跳闸跳的就行不。你看这些新架设的电杆、电线,还有变压器,是专门为机井用电建设的,现在电线架到井口,抗旱浇地再也不用愁,再加上供电所师傅们一流的服务,我们浇地真是省心、省力又省钱!”华阴市华山镇西吴村村民苗战指着地头新装的"井井通电"变压器高兴地说。
华山镇西吴村副主任赵战厚向记者介绍村里井井通电项目实施情况
6月22日,记者在华阴市孟塬镇大寨村“井井通电”工程施工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顶着烈日紧张的工作着,从电线杆的挂绳到保险绳,每一道工序都会真正仔细的按程序去完成,电线杆掩埋的深度和牢固度,不容得丝毫的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在为工程保质保量完成打基础。
6月是流火的季节,但在华阴市太华街道办上洼抗变台区的配电箱旁,电力工人正在忙碌的排查电路安全,用他们的辛勤换取群众的用电安全,让更多的农作物及时得到灌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电力扶贫的深刻含义。
国网华阴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刘华锋向记者介绍井井通电项目进展情况
“要想富,电铺路。要脱贫,电先行。”为保障抗旱灌溉期间用电,年以来,国网华阴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为解决辖区内农田灌溉难题,大力推进"井井通电"工程,全面实现华阴市区域内眼农田灌溉机井"井井通电",惠及农田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优质电能。负责井井通电项目建设的发展建设部主任刘华锋这样说。
井井通电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为实现农田灌溉智能化而推出的一项惠农政策,通过实施这项工程,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区机井通电比重,提升机井灌溉效率,扩大电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保证“井井通电”项目顺利进行,国网华阴市供电公司在主管领导张建军的精心组织下,将机井通电项目纳入到国网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改造创建活动中,落实“四个一”工作要求,按照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确保井井通电工程规划设计、标准物料和施工检修工艺规范及早有效落地,促进项目安全、质量、效率水平大幅提升。积极与市政府沟通汇报并开展业务对接工作,及时签订共同推进“井井通电”工程合作协议。并由政府主导成立了华阴市电力建设领导小组,为项目进度流程畅通提供了保障,确保"井井通电"工程早投产,老百姓早受益。
为全面客观掌握华阴市农业灌溉需求,实施建立机井定位信息。在前期设计上既要突出设计要求,又要满足各村对线路走径的限制,将可能存在的矛盾提前得到化解。与政府规划、农业、水利部门沟通联系,核实机井信息,建立“一井一档案”。确定待通电的眼机井并完成GPS定位工作。明确项目落地双方责任,明确设备运行后防盗看守责任。项目实施前,该公司以供电辖区为单位,明确供电所专人维护。与各村组签订《机井灌溉电力设备使用协议》,要求各村组对协议中的电力设备明细、产权分界点、看管及安全责任进行确认,制定专人看管,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充分保护。全面应用PMS2.0系统配电网建设改造管理系统,实现配网工程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专项库管理、需求库管理、计划项目管理、项目初设管理、实施进度管理各模块应用率均达到%。
华阴市井井通电项目,为每眼机井配备了专职“电保姆”,确保不误农时。为农业灌溉开通绿色通道,把安全可靠的电力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民增收致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