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华阴简介
华阴文化
华阴新闻
华阴要闻
华阴资讯
华阴饮食

朱立挺专栏三桥美食

三桥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名镇、重镇。其得名,据史书上讲,汉武帝(刘彻)居住的建章宫之南有三座桥并列,曾驻兵,称为三桥寨。是拱卫京城的要地,也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盛唐时代,三桥是长安通住西域各国的关隘。唐末,名将李晟带兵击溃叛将朱泚后,在三桥迎接从陕南归来的唐德宗李适返朝。从明清到民国年间,三桥是长安八大镇之一,称为西安的西大门,有着“西北第一镇”的美誉。

作为一个专业级美食家,回到民国年间的三桥镇,是一件幸福的事。当年的街道上,饭铺有刘家、胡家和刘家,“二刘”经营的都是面馆,而且是门对门,卖的都是臊子面。大肉臊子面有肉,价(钱)大。要想实惠,吃酸汤面,把调合(料)放馅(好)、把辣子放多,汤要宽,图了个肚儿圆。两家味都好,因此上,回头客进哪一家要思量一番。不想吃面,还有粉坊,刘、范两家合伙办起的粉坊在街道东头。

饭铺外,还有饭摊子,全是卖的小吃,甑糕、醪糟、凉粉、饸饹、面皮子。肉夹馍可是硬货,油大,顶饱,可以边走边吃。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油滴在鞋上,不好洗。

年西兰公路开通后,路两旁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店铺,如茶水摊、蒸馍铺,修车补胎店等。汽车、马车多了,以前常见的手推车少了。大清早,从乾州、咸阳过来的卖锅盔的、卖芝麻糖的汉子,推着小车木箱,走着卖着从三桥街道走过,往东进了安定门;从西府凤翔柳林镇过来的酒贩子,一车一篓,全是上等烧酒白干,一篓也就是三四百斤,绝对货真价实。也是一路吆喝,一路进了西安城。

背影越来越远了,三桥,这个地方,对西安人来说,是比较偏远的。只有去咸阳才会途经三桥,但也不会停留,一脚油门就过去了。要说前几年比较出名的,就是三桥集中了一些四S店,买车要来这里。

可是这几年三桥变化大了,尤其是地铁开通后,完全不一样了,繁华了,整洁了,有点历史上三桥的味道了。

从地铁站出来,住宅小区人流如织。店铺林立,一片灯火阑珊。不远处的城市干道和世纪大道车流如梭,冷峻的风衬托得旁边的商业街是如此的温暖。

站在风中,如五郎般思考,到三桥,吃什么呢?民国时的饭铺和现在比太少了,小吃快餐、火锅、陕菜、自助餐、咖啡厅、烧烤、面包甜点、西餐、日本料理、川菜、韩国料、粤菜、东南亚菜、面馆、海鲜、小龙虾、江浙菜、湘菜、新疆菜、私房菜、农家菜、家常菜,林林总总六七百家的饮食店,让人好为难啊。

走走,看看,地铁站背面有个步行街,有很多的店铺,也有很宽敞的停车场。还是走走好,就发现一家,三桥饭庄。这个店名,让我想到西安饭庄,应该是当地最牛X的吧。看了店铺介绍,的确是。这个店的前身是三桥食堂,国营的。再往前的名字更有时代感:沣东食堂。不要以为“食堂”这个词土,人家日本一直还用着,你仔细分析下,“食堂”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多大气呀。食物陈放在厅堂之上,哪点土了。

既然是这么传统的老店,菜品一定不错。大厅在二楼,很宽敞,包间也不少,很有陕西味道,很大气。菜是重点,融合风格,以陕菜为主,也有广东菜,四川菜。但我还是更喜欢陕西菜。油饼,油糕,三鲜疙瘩汤,凉调肚丝,酒鬼菜都不错,很合我的胃口。而且菜量大,价格平民化。

这只是我的感受,顾客的话是最真实的,邻桌一个帅哥的话就飘过来:“听我姐说晚上一般会爆满,主要是他家菜好便宜而且量特别大,我本来要点4个菜,硬让我姐去掉了一个,最后上来确实是吃不完。而且还有好多新菜品是特价,五折,下来吃饭人均就30到50的样子吧,估计附近住的人都不在家里做饭了,直接来这里吃又便宜又省事……”

哈哈,看来吃这家是对了。三桥的传统,三桥的味道。有机会的话,再来三桥,其他店铺的也要去尝尝,单吃不明,兼吃则全。反正地铁通了,很方便,西安就是个美食天堂,一不小心就发现一处美食。西安,是一个创造奇迹,发现奇迹的地方,每天都有让你心动的事情发生,美食就是其中之一。有时间的话,来三桥走走,像五郎一样,孤独地吃一次。

朱立挺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教授,陕菜网董事,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陕菜协会副会长、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俗协会会员、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文化顾问、陕菜网专栏作家。

“陕菜网”







































白癜风秘方
治疗白癜风的药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yinshizx.com/hyjj/279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