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难忘的研学之旅
级5班冯璋赫
“什么,你听清楚了吗?咱们全年级真的要一起去西安研学旅行?”“那是,千真万确的消息吶!”
早在去西安的一个周前,五年级的同学都已经炸开了锅,怎么能不炸?这可是培新小学建校以来第一次组织如此大规模的研学旅行活动,而且是六百多名学生一起参加,我们这群五年级的“开国元勋”可是千分激动,万分荣耀呢!
临行前,李老师专门就此事给我们反复开会强调此行的诸多事宜,我们激动地心早已按捺不住,教室里的每一立方毫米都是快活的空气!
终于,我们踏上出发的旅程,一路欢歌前往西安。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我们在这儿赏民俗、做拓片、编中国结、吃千人大餐。更是走进了梨园,本以为这儿有无数的梨花、梨子,还有甘甜解渴老少皆宜清清凉凉的梨子酒哩,没想到竟是一处听戏的园子。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华阴老腔。老艺人们浑厚传统的唱腔,精彩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不愧是我们“东方的摇滚”我们还学唱了几句: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用关中方言唱出来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
夜幕渐渐降临,我们来到“陕西征程研学教育基地”个个都成了“小军人”开始接受教官的严格训练,三面转法、站军姿、齐步走,就连吃饭也是有规矩的,本来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瞬间变得异常安静,经过教官的严格训练,我们这些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个个都成了“小军人”,锻炼我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养成了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第二天我们去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农业博物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让我们在行走中汲取知识的芳香。
当天夜里,一场篝火晚会把这次研学推向高潮,各班都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我也朗诵了一首《木兰辞》为大家助兴。当表演结束,同学们收到爸爸妈妈写给自己的一封家书,感恩父母的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感激的泪水汇成海洋,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第三天,是研学活动的最后一天,也是我最期待的一天。因为我们要去参观被誉为“千宫之宫”的唐大明宫。宫名中的“大明”一词早源于《诗经大雅》中的《大明》篇: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按《毛诗序》释义为: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最令人惊叹的是微缩景观,它是按照1:15的比例把大明宫的主要宫殿缩小成一个足球场大小,让我们一览大明宫的全景,而它实际的占地面积是紫禁城的4.5倍之大呢。宫中还有一处映幕,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它用动态的画面呈现出了大明宫一年四季的景色和活动,令人惊叹大明宫的的宏伟、绝美,感受到大唐盛世繁荣辉煌的景象。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三天研学旅行很快就结束了,但那些美好的瞬间,我们将永远难忘。
点评:一段研学之旅,一次美好的回忆!三天的时间,孩子们赏民俗、话民风、看大自然奇珍异宝,领略大唐盛世辉煌历史!于山水田园间放飞心灵,在训练场上强健体魄!三天的时间,赫赫同学把旅途的点点滴滴汇聚成文,让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在美妙的文字里。
指导老师:李静
编辑:陈善芳审稿:李如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为我们点赞、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