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甲虫 http://www.danfana.com/dfxz/5732.html华阴一座城文/范腾飞生在华阴,便注定了这一生都是华阴人。华阴这座城就成了生养我的地方,当我走出华阴我便常常想念起我的故乡来。离开的日子久了,心里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愁绪,后来当我读了余光中先生的诗,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乡愁。《中国影像方志》华阴篇山水之间,这是华阴独特的地理构造,南依华山,北临渭水,处于关中盆地的华阴有着四季分明的独特气候。记忆里总是一年四季都有的玩,春夏秋冬都留下美的印象。春天,我们找到粗壮的柳树,折来柳枝扭成柳皮筒吹,也编织成柳帽玩耍,用这样的方式迎接新春的日子。我们也会在大片绿色的麦田里奔跑,一边放风筝,一边高声欢笑。当然这时候挖野菜也是一种风尚,大家提着篮子袋子,右手拿一剜刀铁铲就可以找来一堆新鲜的野菜来。夏天,我们总要呼朋引伴到西河去玩闹,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捕鱼捉虾逮螃蟹是最好的童年记忆了。有时,大雨滂沱时候,我们就站在桥上看滚滚大水北去。有时骑车子奔走到双泉的荷花池看荷花,那是最早接触这样一种植物,一大片的荷叶连成绿色的海洋,亭亭玉立的花朵让夏天烂漫不已。秋天的日子,总是多雨的,雨过天晴时候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忙碌着走进玉米地迎接这收获好日子。黄澄澄的玉米粒晾晒在各处,这里一下子变成了丰收的样子,欣喜的笑脸就在各处洋溢。冬天,这里多风,寒冷也随即而来。我们常常躲在屋子里吃瓜子看电视,但一场厚厚的大雪来时,就又撒了欢,不是打雪仗便是堆雪人,手冻得红彤彤的也顾不得了。西岳华山是这里著名的景点,自古以来它就是历代帝王朝拜的名山,现在城北的西岳庙门前题写的“敕修西岳庙”和那宏伟的庙宇建构便是最好的证明了。奇险天下第一山,让华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攀登华山便成为了游玩陕西的一个重要的景点了。自古华山一条道,如今修建的索道让很多人完成了登顶华山的梦想,领略这一座大自然鬼斧神工构造的大山风光。其下的玉泉院,是道教的第四洞天,院内古木参天、亭台楼阁各有其态,缭绕的烟火证明着这里的繁盛。当然,玉泉院是华山的门户,登临华山就须穿这院子。当然无论怎样说,华阴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华阴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美称。历史上它也始终作为人类活动的地域,春秋设邑,战国置县,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历史长河中兴衰更替,终让这里灿烂其文明,让这一座小城闻名华夏。这里的魏长城遗址是岁月的见证,它南起华山朝元洞西,依地势蜿蜒北上,经大荔、澄城、合阳等县,止于韩城。魏长城是战国时代魏国为防御秦国而修建的长城,更是秦魏双方不断征战的产物,是战国时期最复杂的长城之一。因其处在魏国西境,故称魏西长城。魏文侯变法图强以后,魏国国力强盛,在河西扩展大片领土,并派大将吴起镇守西河。为防秦的东扩和防戎,魏国修筑长城以巩固河西边防。如今它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华阴留下的文化典籍,不仅有东汉“关西夫子”之称的杨震先生编写的《关辅古语》、隋文帝杨坚的《兵书三十卷》、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盈川集》、严武的《剑南集二卷》、孟利贞的《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清初王宏撰的《山志》等,数计千卷,有些已为传世之作。各朝书画家,亦是枚不胜举,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冠军帖》、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清初王宏撰的《汉前将军关壮谬侯祠碑》,堪称“三绝碑”,以画石见长的近代书画家石磊园,也多有作品传世。近几年,这里的古老唱腔华阴老腔风靡全球。华阴老腔作为戏曲也被卷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热的浪潮当中,它作为独特戏曲唱腔博得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yinshizx.com/hyjj/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