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渭南、商洛一带“东秦岭”没有西安、宝鸡、安康、汉中一带的秦岭好看,毕竟,秦岭延伸至此,山势渐渐趋缓,比不上中段的巍峨崇峻。
然而,一次走马观花的实地探访之后,才发现,东秦岭自有其神奇独特之处。
前面两篇文章说到,我和家人自驾,从西安蓝田入山,穿越灞河源和洛河源,到了东秦岭的“势力范围”。
随后又顺洛河而下至“仓颉造字”起源地——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在此,沿着洛河源头区域的支流之一——蒿坪河进入“蒿坪川”。
进蒿坪川约13公里,导航突然提示我们拐向旁边的一条支沟,沿一条无名公路翻越一座山岭,顺另一边的山沟出山。其中,上山的山沟叫“后房沟”,而下山的山沟叫“黄泉沟”。
由于道路深深嵌在山林里,下午的阳光照射不到沟里,沿途又没有人家,这条路显得有几分阴森。幸亏有几辆小车一直在前面跑,要是单车独行还真的会让人心里发虚。
翻过山岭,往下行驶,正当我们担心这样的路还要走多久时,突然,前面出现了房屋、大公路。我们驶出山林,驶向大公路,很快,便惊异地发现——我们到了一个“城市”。
这里有闪闪发亮的建筑、宽阔的街道、考究的绿化,一时间我以为是到了哪个县城了。直到看到最醒目的建筑上那几个在阳光下闪耀的金字——“金堆城体育运动中心”。
金堆城?!
网上搜索才知,金堆城既是属于渭南市华州区的一个镇,同时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头——“中国钼业之都”,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钼露天采矿场”,镇上驻有全国最大的钼矿采选基地——金堆城钼业公司。
原来我们跑到了大山深处的矿业小镇。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金堆城钼业公司的生活区——石可,采矿场和镇政府还在距离这里约7公里处的寺坪。
尽管只是生活区,这里看起来有种超越山林的繁华现代气息,弥散着让人熟悉的“城市”味道。也许是因为一路走来看到的尽是原始的山林和低矮的村居,一时间,视觉反差比较大。
从地图上,能很清楚得看到这里群山四环,处于华州最东南端,东北、西、南分别与华阴市、蓝田县和洛南县毗邻。尤其是在它西北边,便是秦岭分水岭。这块宝地被藏在分水岭东南坡脚下,距离华州城区70公里。
一条河流穿镇而过,便是之前提到的洛河支流——文峪河(金堆河)。刚我们从蒿坪川翻过来的那座山岭便是蒿坪河与文峪河之间的分水岭——百花岭。
金堆城最繁华的寺坪和石可两大区域便一北一南在狭长的文峪河谷里延伸近10公里。从前,全镇约有两万多人,随着移民搬迁等,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而今,全镇常住人口为1.14万人。
金堆城的钼矿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在那之前,这里以产金著称,据说在唐代时,曾向官府日进“斗金”,而得名“金斗”。直到解放后,当地村民还在河里淘沙金,运气好时,还能淘出核桃大的金块。正是因为产金,金堆城吸引来了地质队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