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东线的西岳华山因闻名天下游人如织,但其脚下16里外有座“百丈层楼隐深树,飞甍正欲摩苍穹”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西岳庙,却鲜为人知。其实,那里有一处规模宏大、古香古色、非常珍贵的大型建筑群落,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建筑史上拥有特殊的地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起西岳庙,当地人会用“先有海甘寺,后有雪映宫”这两句地方风物谚语,传达着这座形似首都故宫的建筑往事。据记载,远在西周时,就是天子巡狩和祭祀山川的垣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西岳庙气势雄伟、富丽堂皇、古木参天、苍郁肃穆,素有“小故宫”之称,被誉为“五岳第一庙”。现存的西岳庙建筑始于东汉,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游客现今看到的大都是明清时期的风格。西岳庙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格局外城内廓、中轴对称,其规格仅次于皇宫坛庙的二级祭祀建筑。整个建筑群座北向南,朝向华山主峰,整体布局沿南北轴线左右对称,前后分6个空间,相互衬托,协调对比,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伴随着历史变迁,几经人为、兵燹及自然灾害的破坏,至今仍保存有金城门、棂星门、石牌楼、牌坊、灏灵殿、碑楼、御书房等数十处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古建筑。西岳庙还拥有长约米的砖砌城垣,城垣内檐牙高啄,楹柱回廊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的灏灵殿,玲珑透剔,亭亭玉立,疏密适度;相互辉映的御碑楼,龙飞凤舞,群仙环绕,精雕细琢;式样古朴的石碑坊飞檐彩栋、腾空而别具一格的棂星门、金叶浮护、玉带飘香的金水桥等名胜建筑,工艺精湛、结构严谨,乃古典建筑艺术之佳作,中国文化遗产之珍品,是中外游客不可错过的景观哦。景点信息
西岳庙传说
民间传说,西岳庙是为华山上的女神三圣母而建的。她聪明美丽,心地善良。天旱,她招风唤雨,遇涝,她施力排除,乡亲们有了难处前来求她皆有求必应,抽签问卜无不灵验,在她的关照下,这里风和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们十分感激她,都尊称她为“华岳山娘娘”。百姓们为了报答她的恩德,便合计给她修一座庙宇。消息一传出,各方工匠都自告奋勇前来修庙。然而谁也拿不出个施工图案来,大家正在发愁之际,忽觉天昏地暗,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就在此刻,不知何处跑出一只玉兔,在雪地上玩耍,大家纷纷前来捉拿这只玉兔,可也奇怪,那兔子忽然不见了。而在它跑过的地方却留下一幅清晰的宫殿图样。于是,工匠就按此图修建了雄伟的庙宇,起名“华岳庙”。某年,皇帝开科取士,天下学子纷纷赴京赶考。其中有个刘彦昌,他路经华岳庙时,天色已暗,本想继续赶路,得知庙里的三圣母十分灵验,便有心求签问问前程。他备办了一些香表,理容整衣进了庙门。殿内香雾绕绕,三圣母盘坐在供台上,端庄秀丽,栩栩如生,他不觉肃然起敬,烧香祷拜。然后十分虔诚地抽签,然而一连三签都是白板空签,没有分晓,他不由心头火起,一气之下,提笔在墙上题诗讥讽三圣母。其实,刘秀才一进庙门,三圣母就知他因何而来。她见刘彦昌年少英俊,风流潇洒,便一见钟情,动了凡心,但又不敢违反天规。左思右想她还拿不定主意,直到秀才恼怒题诗而去。她才着急,心想自己虽为神仙,却受天庭许多束缚,生活非常寂寞无聊,若是嫁了凡人,岂不自由幸福?哪怕粉身碎骨也值得。于是她施神法,布雷雨,使得这秀才头顶倾盆雨,脚踩泥泞路。之后她收了风雨,点化了一座仙庄,刘彦昌去投宿时,三圣母即现身相迎,盛情款待,这一仙一凡就这样结为了美满夫妻。景点图片灏灵门,西岳庙的第一道大门名又称连三门。万寿阁,位于北城墙中心,为西岳庙内最宏伟的高台阁楼,四周回廊,飞檐翘角;阁起三层,最上为望河楼。金水桥又名望仙桥,由三拱桥组成,栏板望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和各种名贵花卉,雕工精致细腻,出神入化。西岳庙灏灵殿,是供奉“西岳华山之神”牌位的大殿。西岳庙是为祭祀华山之神所建的一座庙宇。西岳庙古亭西岳庙是明清建筑风格的宫殿御苑式古建筑,其轴线与华山主峰形成一线,布局为坐北向南长方形的重城式大庙。“少昊之都”石牌坊西岳庙——万寿阁大殿月台外侧,竖有历代帝王或钦差大臣祭谒西岳庙的碑记和“太华全图碑”、“敕修西岳庙图碑”等刻石。寝宫,是历代皇帝或钦差大臣祭祀华山神后休息的地方,小巧安逸。作者/来源:大有的幸福时光内容如有不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yinshizx.com/hywh/1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