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芯子
西关村位于渭河支流长涧河西畔,与古县城隔河相望。属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魏长城环于村郊,有悠久的古文化淀积。至今传承于该村的民间社火“天芯子”,就是一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天芯子”是一种社火游艺,类似于北方流行的民间芯子,但却具有一般芯子难以佥及的技艺特色,在文化表现上,具有如下特点:
(一)造型的高、险、繁、奇
一般多为三四个层次,高度可达三丈左右,取势玄险,有的高挑,有的倒悬,有的横出,有的互接,给人以岌岌可危之势。其结构多为分支造型,多达三、四杆,每台扮演人数多达十多人。且造型多样,构思奇巧,除了静态造型,还有妙趣横生的动态表演,随意转动,有的还可顶于头上游行,体现了表现手段的动静相生。
(二)演出内容丰富
其常演传统节目四十多个,包括有历史典故、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现代故事题材。
(三)演示阵容盛大
每年多在元宵节至二月二(古历)期间活动,参加人数可达三千多人,几乎是倾城出动,游行队伍达一华里左右,气势恢宏。整个阵容包括报马、门牌、老杆、对子鼓、仪仗队、锣鼓队、秧歌队、花环队、爆爆腾等环节。
西关村的社火“赛飞天”,最初源于古时的民间祈雨祭典,至今还保留着明显的祭祀文化痕迹。它那独有的文化渊源和表现形式,体现出了其独具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长期以来,就在关中地区负有盛名。解放后,多次参加了国家级举办的民间文化汇演,出省市演出多次,屡获嘉奖。但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变迁,文化遗产多有流失,演示空间大大缩小,处于频危状态。
随着国家非遗保护工程的启动,西关村紧抓机遇,开展了对这一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组建机构,拟定计划,落实措施,投入资金,现已取得了初步的保护成效,为这一故土文化奇葩的重焕异彩,带来了新的希望。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