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华阴简介
华阴文化
华阴新闻
华阴要闻
华阴资讯
华阴饮食

华阴农场知青回忆录十

北京雀斑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pf/a_8714221.html

不知不觉已经发了十期回忆录了,从一开始的“刘老(刘煜之老师)”,到现在少卿也陆续收到别老师的文章,他们有的加少卿寒暄过往、忆当年;有的联系少卿询问“刘老”近况、要联系方式;还有的给少卿发来文章,希望少卿能一直收集,整理下去这些故事......是啊,我收集的是故事,而对于奋斗过的那一辈来说,也许,这就是打开回忆话匣的钥匙吧~

第一个婴儿

朱国平

65年发大水。渭河是黄河的一个支流,渭河本身又有很多支流,这些支流又有支流,构成一个复杂的河网。华阴农场就占了这块地方的十来万亩土地。这块地方如果下雨,雨水经过河网流入渭河,渭河就会形成一个洪峰,这个洪峰如果跟黄河洪峰相遇叠加,下游的山东就会决堤。所以黄河洪峰过来的时候,要先阻住渭河的洪峰,跟黄河洪峰错开。这样一来,渭河就会涨水、倒流,农场就要发水甚至发大水了。但这种洪水是人为的,慢慢地淹上来,不会淹很高,然后慢慢地退下去,统共两三天时间,并没有危险。但是人们总要“逃水”,躲到更安全的地方。贺秀珍和她的丈夫都是从榆林调来的拖拉机驾驶员,刚生了孩子,正在月子里。这是华阴农场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发水了,而且是发大水,她不知道会严重到什么程度。其实村庄在高处,不逃水也是可以的。她跟大家一起逃水。她婆婆急忙领着她乘一个小船往外撤。跟外国女人不同,中国女人坐月子是不能见风的,就是不能被风吹,一点点风都不行,窗户都不能打开。但这时是七八月,天气正热的时候,本来见一点“风”其实也没关系。但是她婆婆认为坐月子是绝对绝对不能见风的,给她盖上厚厚的棉被,棉被上面又盖了一件陕北老羊皮大衣。“妈,太热了。”贺秀珍抿了抿发白的嘴唇。婆婆把她的被窝掖得更紧。“妈,我实在不行了,太热了。”婆婆坚信月子里绝对不能见风的老规矩,再仔细查看还有没有漏风的地方。当时节令正值大暑,再加上河面水气蒸腾,湿热得令人窒息。贺秀珍不说话了,实际上已经虚脱,婆婆却以为她不太热了。发现的时候她已经因出汗太多虚脱而亡。孩子也没有了。我们农场的第一个婴儿呀!要是活着,现在也已经退休或者快退休了。贺秀珍夫妇都是我的同事。听说了这个消息心里特别难受。谨以此文作为对她和她孩子的纪念。试验站建在哪里?试验站建在哪里呢?试验站不需要很大的面积,每个连都有成千上万亩土地,建到全团哪个地方都行。到底建到哪里呢?召集了一个会议,各路专家参加:土壤、气象、植物保护,小麦、油菜,经济、管理、行政,……“要划出一块最好的土地。”“不行,最好土地上做出来的结果不会适用于其他土地。””对,土地不应当最好,而应当有代表性。”“全团气候比较均一,可以不必考虑气候问题,”“降雨量倒是不必考虑,但是水淹的影响……”“全团土地平整,对一般耕作影响不大。但是东西海拔相差一两米。”“光照……”“土壤种类……”会开了三天,还在百家争鸣,民主讨论,不但没有形成集中的意见,连集中的趋势都没有,越鸣越厉害,有时候几乎吵起来。不同专业的人看问题的思路是全然不同的。专家,在专业方面很内行、高于平常人,但也可能过于专门、有时只看自己的专业、在常识方面还不如普通人。主持会议的军代表有涵养,听了三天没都发表一个字的意见。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好了好了,到此为止,不要说了。现在我宣布:实验站就定在这里,”他用红蓝铅笔字地图上迅速画了一个点。

“可是——”

可是那个点正好点在地图上等高线集中的地方,这就意味着那个地方是一个高坎或者深沟,根本无法施工。“不要说了,就这样。不要干扰首长决心。散会。”军代表的级别高,开完会就坐车走了,选址选错了也没办法。可到现场一看,那个地方实在无法施工。工头就自己决定:“往这边移一移。”于是,就移了一下,也没有量是多少厘米,实验站就建起来了,不是根据专家意见,而是施工队长自己决定的。有时候,民主讨论是不行的,问题没有那么复杂;首长专断也是不行的,问题又没有那样简单。落后妇女妇女节到了,上面忽然要表彰一批先进妇女,还要把名单报到上级。本来应当到各个作业站去推举,但是时间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场部办公室的人自有办法:找出去年的先进职工名单,从中间挑出女的。不就行了?可是先进职工名单上没有注明性别,只有年龄,怎么办呢?这好办,那些名字上带珍呀、翠呀、芳呀、花呀的,肯定就是女的。一连有个叶明贤,男的还是女的呢?“贤,珍贤、慧贤,小贤,都是女生。这个叶明贤八成也是女的,就这么定了,上报吧!先进事迹嘛,编几句就行了。”妇女节,大喇叭播报全团先进妇女名单,还有她们的先进事迹,广播声响彻全团。可实际上叶明贤是个大男人,一连一排的排长。他正在洗脸刷牙,忽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低头苦笑着:“哎呀,咋弄的,男女都分不清。”叶明贤身高体壮,年龄比一般知青大一些,谁也不敢开他的玩笑,几天后就没人敢叫他“先进妇女”了。叶明贤对农活儿很熟悉,例如方位就辨识得很清楚。这可是个很实用的本领。在大块的玉米地、苇子地里,我,还有许多人经常迷路,找不到路,就跟着叶明贤走。他十分有把握地领着我们:“这里没有街道、门牌,找不到路了吧?跟着我走。”叶明贤是个有本事、很正派的人,从来没有害过人。他已经去世好多年。没人叫他“先进妇女”,倒是有个“落后妇女”叫起来了。当时上演一个话剧,其中有“落后妇女”、“先进妇女”两个角色。一连的“落后妇女”是个高个子小伙儿,有一次干活儿比别人慢,落在后面,排长批评他“今天怎么落后啦?真成落后妇女啦?”他平日不留头发,有时候怕冷,喜欢像妇女那样在头上包一个头巾。这回真的落后了,从此“落后妇女”就成了他甩不开的外号。有时候还带一些亲切感,他自己也认了。他也已经去世了。华阴农场工作之初轶事

秦鲁

我是年11月21日中学毕业,由华阴农场招工人员张忠文等在耀县招工去华阴农场四连参加工作的。那天天气不好,下着中雪,父亲单位派一辆大巴车和解放牌卡车,把我们一行18人送到了位于华山以北渭河滩中的华阴农场四连(当时称农建第六师41团4连)。到达连队后,受到连队首长和战友们的热烈欢迎。当天晚上把我们按男女生分别按排在两间大房里,睡在铺了厚厚的麦草和苇席的大地铺上。第二天起对我们进行了多天的组织学习后,然后就分到了各个班排中。记得当时连长叫杨志明,副连长韩长安、仇生璋和胡连长(记不得名字了)。指导员席儒生(现役军人),副指导员王炳鹤,文书崔喆。当时,由于是部队编制,也就执行部队的按时起床、早操、吃饭、工作、学习、就寝等规定。过了没多久,全团组织各连对大荔到罗敷的大华公路进行加高工作。这个活是非常辛苦的,要把土方从路边一锨锨、一车车运送到路基上,用拖拉机(当时没有压路机)压实后,再铺上一层土压实,直至达到规定的高度。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啸,雪花飘飘,让人感到辛苦万千,特别是我们中好多还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更是苦不堪言。但在战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咬紧牙关圆满的完成了参加工作的第一相艰巨任务。得到了农场领导的好评。

来稿请投: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yinshizx.com/hywh/9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