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究竟是不是中共党员?
他的尸体到底是如何找到并证实的?
国军弃守重庆前夕,在蒋介石直接指示下。毛人凤命令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军统人员对杨虎城等人执行“最后清除”。
年9月6日,杨虎城及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以及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等一共8人在重庆戴公祠被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人用匕首捅死,并用硝镪水毁尸灭迹。
既然毁尸灭迹了,那么,如今葬于西安市长安区“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内的遗体从何而来呢?
从小饭馆跑堂到陕西一号人物:杨虎城的崛起路 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12月3日,解放军重庆市军管会发布第一号布告,宣布重庆市军管会正式成立,同时对歌乐山大屠杀中遇难人员的遗体清理工作。
tips杨虎城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杨怀福
母亲:孙一莲
妻子
原配夫人罗佩兰
第二位夫人张蕙兰
第三位夫人谢葆真
——
子女
长子杨拯民
次子杨拯中
三子杨拯亚
幼子杨拯仁
长女杨拯坤
二女儿杨拯美
三女儿杨拯英
四女儿杨拯汉
五女儿杨拯陆
幺女杨拯国
孙辈
长孙杨协
次孙杨瀚
来自“袍哥”的线索
这天,一个30来岁的男子走进重庆军管会公安部二处一科科长刘祥纶科长办公室反映:杨虎城在“戴公祠”被杀害后,掩埋在“戴公祠”左侧的花坛内。
提供情报的男子叫李育生,曾是个袍哥。因哄抢军统物资,被以“土匪”罪名关进白公馆看守所,在白公馆看守所做些杂活,11月24日才被释放出来。
李育生说,有一段时间,在军统集中营的看守人员中悄悄流传一个说法,说军统乡下办事处夜里狗叫得很凶,是位于红炉厂的特务公墓在“闹鬼”,是“杨虎城找戴老板算账……”说得活灵活现。
重庆军管会正在全力查找杨虎城的下落,得到这个消息,立即派人到现场查看。
年杨虎城的妻子谢葆真与孩子们合影。左起:杨拯美、杨拯中、杨拯汉、杨拯英。
戴公祠挖出两具遗体
12月11日早晨,军管会工作人员与杨虎城曾经的部下胡三高、安志坚,以及杨虎城的同乡秦一民一起,带着十几个工人。随同的还有中央电影制片厂两人和大公报记者陈琦震、新民报记者周德华等数十人,由李育生引导,来到歌乐山松林坡。
李育生带着他们来到松林坡戴公祠,在戴笠会客室旁边,有一个长约两丈、宽约五尺的石头砌成的花台。面上是泥土靠左这一头泥土松动,上边放有石头三块、瓦片一页。
李育生指认杨的遗体即掩埋于此花台下。
近下午1点钟,工人开始挖土,由于怕对遗体有所损伤,在操作中必须非常小心。
经过事先商量,先挖开了一个二尺五六寸的小坑,再用短木棍或手掘,进展极为缓慢。随着挖掘越来越深,渐渐出现了遗体。
胡三高记录了发现遗体的经过
首先发现衣服,再次发现头部,臂边并放有呢礼帽一顶,颜色不可辨别,但很大,然后看见全身,在脚头发现宽长一尺的小木箱一个,内装骨灰。
人背朝石砌这边,头朝右方,双手、双足也被绳索绑着,嘴上蒙有白色布巾,绑于头后。
当即继续挖掘,用白布铺于平地,将尸抬出面向上放下,面部肌肉已不完整,额已见骨,鼻尖已塌毁。
李育生和电影制片厂的两位同志及两位记者希望我及安、秦详细鉴别,有无错误。工人们则继续,挖出一头朝左方的青年人尸体,脚上穿的是胶底帆布鞋,腹部已破。
左起:王炳南、谢葆真、杨虎城、杨拯中
经细细看过,认为确是杨虎城将军父子遗骸,确证理由有四:
一是头部稍窄而前后甚长,额部饱满,颧不太大,须长多半寸,发长数寸,均有白者(须发长度和那位卫兵所讲相同);二是骨骼甚大,胸部发达;三是杨夫人谢葆真女士抗战胜利后,即被折磨发狂而死,杨将军将其遗体化灰带于身边,其脚头掘出之骨灰一箱当系杨夫人无疑;四是与青年人同埋一处,并系上下堆放,显系杨虎城父子,旁人没有这样巧合。
再拿面部肌肉及衣服腐蚀情形来看,确系两个多月前被害……
当发掘工作进行期间,电影制片厂工作同志不断将这惨凉的景况,摄入镜头。
谢葆真-
很多人不知道,思想进步、性格刚烈的谢葆真原来就是共产党员。
陕西西安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时参加冯玉祥国民军宣传队,不久入西安中山学院妇女大队学习,大队长为共产党员吴岱峰。年,由吴岱峰介绍并经党组织批准与杨虎城在皖北太和县结婚。杨也知道谢这一政治身份。
年任西北各界妇女救国联合委员会会长,为抗日将士奔走募捐。年携幼子拯中为营救杨虎城而入狱。久经折磨,殁于重庆杨家山中美合作所狱中。
初步辨认后,杨将军的遗体安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黑漆红头内棺外椁内。
不久,杨将军、宋绮云两家和副官阎继明、勤务兵张醒民的棺木和杨夫人的骨灰盒移放到白公馆下的平坝里。
因来这里辨认、办理遗体认领手续和参观、凭吊的群众很多,环境嘈杂,专程从西北前来迎灵的杨将军的大儿子杨拯民和军管会管理人员商量,要求把杨将军等的棺木另移一个地方,以便开棺作进一步辨认。
杨拯英她所珍藏的唯一一张父亲的照片
牙医确认杨虎城身份
给杨虎城遗体作最后科学鉴定的,医院的蒋祝华医生。
年夏天,杨虎城因为牙患,疼痛难忍,为防止走漏消息,医院就诊,医院牙医蒋祝华到狱中为杨治疗,蒋祝华认真地为杨拔除了病牙,并做了两颗瓷牙。
重庆解放后不几天,突然有一位穿便服、身材魁梧、操北方口音医院来找蒋医生,自称姓杨,要蒋与他一道去看一个病人。
于是,他们一起上了轿车,来到歌乐山下,直接进入一间灵堂,那位姓杨的男子叫人将堂中棺材打开,让蒋医生辨认是否为这个死者作过牙的修复手术。
这位姓杨的男子正是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
年杨虎城与夫人谢葆真在日本
年蒋医生回顾了当时的情形
我首先环视了这个死者的体貌仪容:胡子花白,面部五官尚能分辨,唇浮肿。
在我眼帘便浮现出杨虎城将军的生前仪容。这不是杨将军吗?接着我便慌忙用口镜翻开上唇,显示出我亲自为他作的两颗假牙。
无论是从假牙的部位、数目、工艺形态,特别是我在作前牙活动桥时,前牙龈都不现基底来看,证实这正是我亲手所作的。
两个单臂卡环仍牢牢地固定在两个上尖牙颈部,杨将军除这两颗假牙外,全口其它牙齿仍象我过去为他检查的那样,都是完好无缺的。
我转过身来对这位姓杨的中年男子说:“这是杨将军,无论从全口牙的数目、形态、缺牙的位置和镶牙的工艺操作特征,以及卡环部位的设计,都说明这是我亲手制作的。
正是根据我对将军牙齿的特征,才从千百个死难烈士的尸体中辨认出杨将军的遗体,大约两三天后,我接到一份请帖,要我到皇后餐厅赴宴,表示答谢我对杨将军遗体的科学认定。”
回放杨虎城被杀经过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失去了对西北军控制,被迫去欧洲“出国考察”,继续批评国民政府。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多次致电要求回国参加抗战。
年12月他偷偷回国,和秘书、家人一起在南昌被逮捕软禁。此后一直被关押12年,辗转于贵州、重庆等地关押。其间,杨虎城小女儿杨拯贵出生,妻谢葆贞病死。
据说,中共一直在设法营救杨将军一家,但苦于没有更多的线索。
年,转向亲共之李宗仁下令释放他,但是命令并未被施行。
年4月,南京解放,解放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挺进华南。
8月,蒋介石偕毛人凤由台湾飞抵重庆。一到重庆,就指示毛人凤将关押在集中营里的政治犯择重要者杀掉一批。
他对毛人凤说:“今天之失败,是由于过去杀人太少,把一些反对我们的人保留下来,这对我们太不利了,我们过去那样有势力的时候,这些人都不肯投降,今天我们到处打败仗,他们还会转变过来吗?只有杀掉。”
当毛人凤请示是否将杨虎城押送台湾时,他恨恨地说道:“留下他做什么,早就应该杀了。”
8月27日,毛人凤在“漱庐”,就如何杀害杨虎城问题,召集徐远举、周养浩商议,制定了具体方案。
先是想在贵阳附近公路边荒僻处秘密屠杀掩埋,又害怕路边被人发现,难保秘密,后来决定接回重庆,在歌乐山军统集中营范围内执行,更能保住秘密,并决定派周养浩乘飞机前往贵州,后又考虑重庆至贵阳航线每星期只有一班飞机,并常因气候不佳,取消航班。
为免拖延时间,决定改乘汽车,周养浩稍作准备后便启程。
毛人凤提出,这次杀害杨虎城因是秘密行动,不能用枪,让周养浩与白公馆的行动人员商议后再决定用什么方法。
周养浩到家后,便通知白公馆的陆景清、杨进兴,安文芳、杨钦典等一起商议,周养浩提出,上面要做一件秘密案子,为保守秘密,除用枪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杨进兴提出用匕首,周养浩问杨钦典:“你能参加执行不?”杨钦典有些害怕,迟疑着说:“我没有经验。”周又问安文芳,安也说没有经验。
周养浩考虑到执行必须谨慎和有充分的杀人经验,因此说:“你们没有经验,就不勉强。我另外想法,你们协助。”
后确定由二处行动员王少山、熊祥执行,派行动组协助。人选决定后,周养浩立即报告毛人凤。毛人凤亲自接见了他们,并进行安排,他说:“今天找你们来,是要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执行几个重要人物,要绝对保守秘密,不得泄露,最好不用枪,以免有声音,事成之后,论功行赏。”
熊祥、王少山提出用五尺长的白布把嘴蒙住,然后用特别的尖刀直插腰部,熊接着说:“我已同杨进兴商量过用利刃,另外用斧头。”熊祥还当众出示了带去的匕首。“这行吗?”毛人凤问,“有把握”熊祥回答。最后毛人凤指示行动时务必干净利落,避免出声,同时注意掩藏尸体,执行的地点就在松林坡戴公祠。
毛人凤还要参加执行任务的行动员举手宣誓,保证完成任务,绝对保守秘密,如有违犯,愿受严厉处分。
为策万全,毛人风便下令先一天派交通警察总队一个中队,把松林坡团团围住,不让任何人进入这个区域。
9月6日晚上10点多钟,杨虎城一行车抵歌乐山松林坡。
车停山脚下停车场,特务貌似恭敬地对杨说:“请主任暂在戴公祠住两天,一面等委员长接见,一面等飞机去台湾。”
两特务一左一右搀扶将军,另一人在前带路,拯中手捧母亲骨灰盒,将军父子一前一后,沿石级登向戴公祠。
杨拯中随父坐牢12年,虽年方二十,却满头银丝,像一个小老头。
父子二人到了会客室,尾随的特务说这里有两间房子,先生住一间,公子住一间。说毕,把拯中拥进另一房内。
这时,埋伏在里面的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四个刽子手,一齐动手了。
王少山、林永昌二人手持利刀向拯中刺去,拯中惨痛地惊叫了一声“爸!”正要挣扎,便被特务接连几刀刺倒在地,鲜血喷涌在骨灰盒上。
杨听到叫声,心中一惊,想起身去探看,刚一抬头,刽子手的利刃已刺进了他的胸膛,他大叫一声“哎哟”,随即倒地,凶手接着又连补几刀。
杨虎城尸体的面部,还被淋上镪水后,才埋在一座花台里面。
他们手握血淋淋的利刃,踏进宋绮云、徐林侠夫妇房内时,宋氏夫妇一看这副杀气,知道难逃一死。
宋夫人便向凶手们要求饶恕两个孩子。凶手一语不发,向他们身边逼过去。这时,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刚刚下车,还正玩得起劲,一看这情况,便互相紧紧地搂抱在一起。
当宋氏夫妇被逼到墙边无路可走时,凶手们抢一步跳了过去,向他们劈胸几刀。这时,孩子们惊得“呱”一声哭了起来。
凶手一面用刀刺杀宋氏夫妇,一面厉声向孩子们叫喊不准哭。孩子们吓得把哭声咽回去,搂抱得更紧了。凶手从大人身上拔出匕首,又走向孩子。
当第一个孩子被凶手从背上一刀刺穿到前胸时,另一个马上扑上去抱住他。另一凶手便狞笑一声,照样给他一刀。这时,宋夫人尚未断气,但已发不出声,她瞪着愤怒到极点的双眼,紧紧地咬着牙齿,看着自己的儿子森森和他的小朋友被惨杀。凶手们有意增加受难者临死前的痛苦,最后又给宋夫人补上几刀……
行凶后,把杨虎城父子的遗体埋在会客室旁边的花坛里,并种上花草。宋绮云等4人遗体埋在警卫室内,打上三合土。
刽子手行凶后,就下山喝酒去了,并瓜分了杨随身携带的钱物。之后,所有参与人员一一受到赏赐。
由于对遗物分赃不均,发生了内讧,密杀之事,便在圈中传开……
年1月15日,“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大会”在中华路青年馆隆重举行。
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等亲临致祭。各民主党派、人民代表共多人参加。追悼大会后,杨虎城、宋绮云等烈士灵柩均覆以国旗,由杨拯民护送登轮,经由汉口送回陕西公祭后,安葬于长安县烈士陵园。
杨虎城到底是不是共产党?
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收到一份来自中共河南省委的“杨虎城申请加入中共”的报告。
河南省委的报告说“杨本人近来因环境所迫,非常同情于我党……不相信杨虎城的革命性,认为杨投机的成分很多,所以拒绝了其入党要求。一方面不信任杨虎城,另一方面却要求杨虎城的部队起义,由此,杨虎城与中共皖北特委(当时属河南省委领导)意见发生了分歧。”
当年,杨虎城出走日本。
10月9日,中共中央认真研究了杨的具体情况及其态度,特函复中共东京市委,同意接收杨虎城加入中国共产党。
函件原文:“收到你们的来信,特答复如此:……杨虎臣(原文),中央已允其加入。交由你们执行加入手续,加入的手续如下:需三个同志的介绍,候补期为半年。再望你们与他谈一次话,指明两点:(一)目前大的任务主要的是争取广大的群众以准备暴动,而不是马上就要实施总暴动。总暴动是我党的前途,目前尚不是行动的口号,而是宣传的口号,尤不是每个同志一加入就要派回暴动。(二)每个党员加入后如在工作上有需要时,党仍须调其往他处工作……”
十分遗憾的是,函件到达东京时,杨虎城已回国。
杨在东京时,不知道中共中央已批准他入党的事,自然也就没有履行入党手续。
杨虎城至死不是中共党员。
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年11月26日-年9月6日)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年9月10日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杨虎城将军生平
刀客举义
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一户农民家里,幼名长久。父亲杨怀福,母亲孙一莲,以农业为主,父亲兼做木匠活。因家境贫寒,久娃只读过两年私塾,12岁被介绍到一个饭馆当杂工混口饭吃,主要是拉风箱烧火。
年,父杨怀福因杀人被清政府绞杀于西安。14岁的杨虎城向会馆借了一辆独轮手推车,披星戴月一步步地步行里将父亲的遗体推回甘北村。因无钱安葬,还是乡民凑钱才草草安葬。后来在家乡组织一个丧葬互助组织孝义会。当年中秋扩大为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
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向字营与清军作战。袁世凯成为总统后,裁减民军,他当兵两年后退伍回乡。当年去姑母家所在的村庄,打死来收债的恶霸秀才李桢,遂落草上山,又拦截了一批税款,买了一支曼利夏步枪(M斯太尔-曼利夏步枪),逐渐拥有六、七条枪,百十号人,成为同州一带著名的刀客。
年,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军。
年,所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任营长。后陈树藩为陕西督军,通缉同盟会会员李歧山、杨仁天、曹毓生等。李歧山等人为躲逮捕逃到杨虎城的军中共谋反陈。陈树藩得知后勒令杨虎城将李歧山等人交出,杨没有从命。陈又以提升杨为团长,扩编部队,增加武器等为条件希望杨将人交出,都被杨虎城拒绝。
年,孙中山在广州竖立护法的旗帜,于右任在陕西三原设立陕西靖国军司令部,杨虎城顺势参加护法战争,任陕西靖国军左翼军支队司令。北洋政府组织八省援陕,企图围歼陕西靖国军,他率余众在关山东北的界方和陈树藩所部万余人血战六昼夜,打破了北洋军的进剿。
年,直系曹锟取代皖系段祺瑞后,改变手法,对陕西靖国军采取分化手段,不久,靖国军大部接受改编,唯有杨虎城以保存革命人格为理由拒不接受改编。靖国军大部被收编后,总司令部不复存在,于右任被迫离开三原。杨虎城乃接于到武功驻地,重建总司令部,于委任杨为第三路军司令,所部改编为4个团。这时他在法门寺截获甘军陆洪涛部33马车军械,共有步枪余支,子弹60万发,实力大为充实。
年5月,为消灭陕西靖国军,北洋军组织3万大军围攻武功,他血战20多天后终于战败,西退凤翔。为保存革命火种,带队跋涉一千数百里,击败围追堵截的各路敌军,到著名的沙陀国--井岳秀的势力范围延安寻求庇护。这种孤忠之情使他受到国民党的很大赞誉,孙中山亲自为他办理的正式的入党手续。功罪三秦。
年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与胡景翼将军、孙岳共组国民军,杨虎城以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名义率部南下,与刘镇华的镇嵩军和麻振武部在渭北激战。
年5月,支持驱逐吴新田运动,在岐山、宝鸡地区重创向汉中撤退的陕西督办吴新田部。孙岳的国民三军入陕后,遂任国民军第3军第3师师长,当时所部精兵,兵强马壮。他通过在榆林认识的中学校长杜斌丞,聘共产党员魏野畴在其举办的三民军官学校和所属部队任职[1]。年北方的吴佩孚和张作霖联合对苏联支持的国民军开战,同年广州的苏联顾问为支持北方国民军开始北伐,吴佩孚一方面以其主力布防于长江一线固守,一面抽调兵力北进,联合红枪会,于3月一举击溃国民二军军长兼河南省省长岳维峻,国民二军10万人马败退豫西。刘镇华趁机东山再起,恢复了“镇嵩军”的旗号,召集旧部、土匪、红枪会等扼守豫西幽谷关,一战消灭国民二军7万之众,余众瓦解。吴佩孚委任刘镇华为所谓的陕甘剿匪总司令,以消灭陕西的国民军,清除其侧背之隐患。刘镇华在豫西纠集原“镇嵩军”旧部,以“打到西安去升官发财”为号召,收编豫西土匪、红枪会一些地痞流氓,组成了八个师,号称10万人的乌合之众,向陕西西安进攻。
时任陕西军务督办的李虎臣集合了国民二军留在陕西的第十师的一部和陕西陆军四师的两个团,总兵力不到人。李虎臣向杨虎城求援。李在“你来我就守,你不来我就走。”杨虎城遂与朱子敏、邓宝珊、田玉杰等进行了紧急磋商,对当时国内军事政治形势作一研究,一致认为保卫西安,抗击‘镇嵩军’对声援广东革命政府北伐,有重要战略意义,决定顺应全国革命趋势,拯救陕西,进军西安。”四月16日,杨部第6旅旅长冯钦哉赶到西安,两天后,杨虎城也进入西安。遂拉开了北伐三大守城战之首,历时八个月,饿死6万人的西安防御战的序幕(具体见词条西安围城)。
年4月28日刘镇华率“镇嵩军”抵达西安。到5月15日,刘军攻占城西三桥,完成四面包围,西安攻防战接连出现激战,西安保卫战由此开端。东关地区,鏖战惨烈,常常短兵相接,白刃拼杀。8月,城内弹缺粮尽,已陷危境,但西安城内军民仍在坚守。 曾亲历围城的赵文杰在《西安城坚守记》中描述:“10月中旬,突降大雪,居民饥寒交迫,饿死者与日俱增,有一天路毙的竟达数百人。街头可以看到倚门而立的、坐于墙角的、躺于路上的、均系饿死之人。入冬以后,更是饿殍载道,无人收埋。这时,西安已经没有狗了。(入夜)除城上间有火光外,城内一片漆黑,形同死城。”
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到绥远,在向全国发表参加国民革命宣言后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于右任以在陕国民二三军临时总司令的名义通电全国,怒斥刘镇华为“残忍暴酷惨无人道之人”。17日,五原誓师后,国民联军开始兵分两路解西安之围。援陕总指挥孙良诚率部由银川、固原、平凉入陕,经长武、彬县,10月初抵达乾州,在咸阳以东猴儿寨、三桥一带与镇蒿军展开激战,双方血战40多天不分胜负。最后,国民联军派出奇兵绕过南山直捣韩森寨敌军司令部。那些日子,处在最困难时刻的西安军民甚至可以听到西北方向隆隆的炮声,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彻夜不眠。十一月27日,杨虎城和李虎臣站在西安城墙上已可以看到国民联军的进攻,他们下令城内部队全线出城反击。入夜,城外火光四起,枪炮隆隆,城内居民披衣达旦,静候佳音。28日凌晨,镇嵩军全线崩溃,上午7时,西安四门洞开,被围8个月之久的西安城解围。战后西安大祭,杨虎城将军含悲手书一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由于冯玉祥曾在年入陕,设计杀害了靖国军中最有能力的将领郭坚,在陕西军人中留下了极恶劣的印象。年11月29日,在解围的第二天他就率领疲惫不堪的部队离开西安,转移到渭北一带休整。他自己则仅带了一名随从未通知任何人(连家人都未通知),悄悄离开了部队来到富平一位友人家中潜住。以此向广大陕西民众表示自己的引咎,表示自己不拟再干了。他的部下孙蔚如年说:“城围解之二日,虎城潜离部队,虑不容于冯公也。”围城期间他曾作了这样一首诗:千古诗人为写愤,风花雪月做陪衬;我本多愁多病身,目不识丁也来混。杨虎城在解围后说:“我这样一个人,率领着这样的部队,实际上等于废物,以这样的废物而勉强完成坚守西安的政治任务,已经算最高限度地发挥了作用,到此时不能不就此下台了。
中原搏杀
年初,应冯玉祥的邀请,就任国民军联军第10路军司令,旋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0军军长,率部东出潼关会攻河南。5月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受鹿钟麟节制,指挥庞炳勋、王鸿恩、吕秀文三个军,在陇海路东段归德、徐州之间,和直鲁联军徐源泉、褚玉璞、孙殿英、张敬尧等八个军作战。终以双方力量悬殊,伤亡过重,加上国民联军第11军姜明玉柳河在后方叛乱,归路断绝,被迫转至皖北太和县、河南鹿邑一带休整.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拒绝在所部“清党”。他对南京派来的反共大同盟系统的韩镇声说:你我都是南汉宸的朋友,而你和他的关系比我还早,尽管政治道义不同,但首先要照顾朋友间的道义。年11月就任第二集团军暂编第21师师长。次年蒋介石与冯玉祥关系濒于破裂,他感到冯玉祥一直拿他当杂牌炮灰,随率部附蒋,任新编第14师师长,驻防河南。蒋冯战争中守备南阳,击败刘汝明的进攻。
年冬,担任蒋介石讨逆军第五路总指挥的唐生智在洛阳以西刚刚打败了冯军主力后,却又与冯玉祥携手言欢,自封为“护党救国军”总司令通电讨蒋。唐率主力由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总司令部设在驻马店。唐的讨蒋通电事先并未征得杨虎城的同意,而列入了杨的名字。当时杨虎城正在淅川,他说:“唐孟潇太看不起人了!我革命的时候,你还是北洋军阀的小喽啰。对蒋介石造反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至少你应当事前和我商量商量,你这样搞太看不起人了!我跟蒋是杂牌,跟你唐孟潇也是杂牌,你们双方都是军阀,没有什么优劣之分。”
杨虎城虽对唐不满,但为了争取主动,也未通电否认,只是电告当时任杨部驻南京的办事处处长李志刚向蒋方表示否认。蒋介石对唐生智的突然叛变,十分惊慌,认为如果唐军进入武胜关,湖南的何键也会起来响应,会攻武汉。如果武汉失守,他就丢了半壁江山。他派刘峙为江右讨逆总指挥,在河南信阳一带布防消极堵截。蒋令杨虎城留一部守南阳外,主力开赴信阳归刘峙指挥。由于当时,蒋系驻扎在河南的一些部队对唐的态度都不明朗,杨虎城也就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后来,蒋又令杨守住南阳,相机向唐右侧背进攻。杨虎城却回电要向唐的大本营驻马店进攻。蒋回电说:“估计兄部兵力单薄,不能负此重任,如兄由此决心,即照此执行.
当时因为大雪,部队调不回来,能使用的不超过三个团的兵力,而且武器都较差,杨虎城毅然决定偷袭驻马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敌以致命打击。年元旦,杨虎城攻入驻马店唐军司令部,并挫败了敌军的多次反攻。
当蒋介石、刘峙初接到杨虎城告捷的电报时,还不信杨虎城建了这么大的奇功。据说刘峙还疑惑杨虎城与唐生智设立圈套,诱歼第一师的主力,迟迟不进,因而一再电询进入市内的是否正规部队,进去了多少,龚浩、刘兴两师是否动摇。直到唐生智部与杨虎城部激战一昼夜后,龚浩、刘兴两师离开平汉线转移到驻马店以东地区时,刘峙才派铁甲车到确山来联络。第一师与十七师在确山会师后,首先决定将龚浩、刘兴两师包围于驻马店东郊而歼灭之。年1月9日,唐生智通电下野,表示悔过。1月13日,刘峙通电宣布,“讨唐任务已告完毕”。在讨唐战争中,蒋介石原来把杨虎城当陪衬用,计划只要求杨部能侧击唐军的右翼,协助刘峙主力作战。不成想杨虎城竟独挑了大梁,用奇袭战法一举解决了战争的全局,实在出乎意料。当收到杨的报捷电后,蒋除复电对杨备极嘉奖并着查报有功官兵以凭叙奖外,并立即批发了奖金10万元;接着明令把十七师扩编为第七军,由杨虎城任军长兼十七师师长。
为了表彰杨虎城在讨唐战争中所立奇功,南京国民政府于年1月和2月先后授予杨虎城二等、三等宝鼎勋章各一枚。驻马店战役是杨虎城军事生涯中的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自从军以来,独立策划发动的规模最大、缴获最多、影响最大的成功战例。从战役的策划、发动、实施,处处表现出杨虎城这个没有受过系统文化、军事教育的所谓粗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高超娴熟的军事指挥能力;机敏果敢的决策力和身先士卒的勇敢精神。驻马店战役是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名杰出军事家的标志。
年蒋冯阎战争中,相继任蒋军第7军军长、第17路军总指挥,在平汉线正面堵击冯军,9月间张学良率兵入关后,战争胜负以定,他率部攻击冯军宋哲元部于洛阳一带,并占领潼关,截断了西北军向后方的退路,导致称雄一时的冯玉祥部西北军被重重包围,全军瓦解,作为一个集团自此除名。杨虎城率军抵达陕州时,接到蒋介石的电报,嘱杨虎城准备组织陕西省政府。年10月24日国民政府国务会议通过了任命杨虎城为陕西省政府主席的决议。
主政陕西
杨虎城非蒋介石的嫡系,更非亲信,合作时间不过两年。蒋介石之所以将陕西省交其管理,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因素:一、蒋介石系统发源于中国的南方,其本人又是南方人,在北方缺乏社会基础;而西北特别是陕西曾是北洋政府和冯玉祥的大后方;这些力量都需要清除。二、陕西地方文化沉淀太厚,知识层面非常敏感,地方人士本身不团结但还排外,外籍官员不易统治。蒋嫡系的陕籍将领关麟征、杜聿明、张耀明等资历太浅,不孚众望,在地方没有号召力。三、陕西自民国以来一直战乱不断,加之灾荒接连,年(民国18年)刚刚遭遇了特大旱灾,饿死百姓无数。 经济上问题很大,决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四、杨虎城是冯玉祥的叛将,用他来对付冯在西北的残余力量比较适宜;杨在陕西征战多年,特别是西安守城后在地方享有一定的声望和社会基础;杨本身没有文化,人虽“不粗”,但还是一介武夫,打仗可以,治省未必可以,搞得不好了随时撤掉即可。由于有这些考虑,陕西的政权就交给了杨虎城。蒋杨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进入“蜜月”期。
杨虎城对整个形势认识很清楚,他对蒋的基本方针是,在其不危及根本利益时,以服从合作为主;政治上表面保持一致,实地里自搞一套。据时任秘书的米暂沉说:在蒋介石任命他为陕西省主席后,杨虎城除考虑将来施政的方针和主要措施外,也同他的一些重要干部研究过十七路军以后的出路问题。他当时曾做过这样的分析:同蒋介石合作打垮了冯玉祥,使我们取得了陕西地方政权。但蒋介石之所以把陕西政权交给我们,是形势所迫不能不如此。
岳维峻太不成器了,蒋介石多年的培养落了空。在蒋的嫡系中还没有适当人选可以担任这一任务,而且地方情况这样复杂,很不容易搞好,非利用我们不可。但情况已经很明显,蒋介石对我们是不放心的,我们后面不是已有刘镇华的胞弟刘茂恩等部队跟着来了嘛。因此,今后我们的问题,将是如何对付蒋介石的问题了。换言之,蒋介石将成为我们主要的敌人。但是,对于蒋介石绝不能予以丝毫的低估。蒋的背后有着各帝国主义列强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他一手把持中央,党、政、军大权集一身;有军队,有官,有钱,还有特务。
几年以来,一个个军阀都在他手里失败了。武汉政府最后也投降了南京。以广东而论,有胡汉民、汪精卫这样足资号召的人物,有充足的财力和兵力,仍不免屡起屡仆;桂系和张发奎也是这样,唐生智更无论矣。这一次阎、冯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联合起来反蒋,并得到桂系集团的遥相声援,还加上汪精卫等一批国民党中央委员搞出扩大会议这样的招牌,另立了中央政府与南京对抗。可以说几乎包罗了绝大部分的地方军阀势力和在野政客,结果这一联合反蒋仍不免一败涂地。除此之外,地方势力中还颇具实力的只有张学良了。
但可以推论,今天的张学良也绝不是蒋介石的对手。等而之下,就不值一提了。阎、冯反蒋的失败,证明蒋介石绝不是中国的其他军阀可以打垮的,纵使几个军阀联合起来像阎、冯、桂那样,结局仍会被蒋收买、分化而各个击破。我们作为一个军事团体,比之阎、冯、张、桂、陈济棠、唐生智都差得很多。以我们的军事力量和蒋斗争,根本不够条件;又有什么人有联合的条件?因此,他的结论是:和蒋斗争,首先必须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做法。蒋在政治上弱点很多,我们必须抓住这一点,方可站住脚。如果需要取得外力的合作,只有中国共产党。对其他的地方军事反蒋力量不能有过高的期望.
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积极主张抗日。年1月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年曾请缨抗日,遭冷遇。同年6月,所部与川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达成互不侵犯默契,签署《汉中密约》。[5]年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奉令调兵在陕南阻截红25军,遭到痛击(旅长唐嗣桐被杀害,并命人将唐嗣桐葬于蒲城。亲自为唐嗣桐提碑文,碑文落款为杨虎城,现保存于蒲城文庙。唐嗣桐后人每年都会祭拜)。同年4月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
西安事变
年12月趁蒋介石亲临西安督逼东北军和第17路军“剿共”时,在与张学良多次向蒋进谏无效后,于12日同张发动兵谏(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并以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经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参与谈判,与蒋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
年1月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迫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抗日主张。“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多次向蒋介石发电,要求回国抗日,但是遭到拒绝。
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
虎城被害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失去了对西北军控制,被迫去欧洲“出国考察”,继续批评国民政府。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多次致电要求回国参加抗战。年12月他偷偷回国,和秘书、家人一起在南昌被逮捕软禁。此后一直被关押12年。其间,杨虎城小女儿出生,妻谢葆贞病死。年,转向亲共之李宗仁下令释放他,但是命令并未被施行。年9月6日,国军弃守重庆前夕,毛人凤受蒋介石指示,在其直接命令下,杨虎城及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以及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一共8人在重庆戴公祠被杨进兴、熊祥、王少山、林永昌等4名军统特务人员用匕首捅死,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葬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之“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内。
杨虎城将军轶事
重视发展文教水利
杨虎城主政陕西时期重视发展文化教育和水利等事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长期的军阀混战使陕西教育濒于凋敝,教育经费几乎被挪用一空,杨虎城决定缩减军费开支,将商税、棉花捐、卷烟特税全数拨归教育厅,建立“教育基金”,并组建了一个教育基金保管委员会以监管经费使用。
杨虎城自己出钱,在家乡孙镇、蒲城县创办了很多学校,其中尧山小学、尧山中学最为驰名,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先进的学校。至今仍是陕西省重点中学。考虑到学校的经费来源,杨虎城还筹办了咸阳炼油厂补充学校的经费,另外还在蒲城的洛河边购置了三千多亩水田作为学校的资产。
倡办水利工程专校、中国第一个水工试验所及设置黄河水电站,提出治黄构思及理论。年至年基本修成了洛惠渠主体工程,梅惠渠于年开工,年完成。
医院
辛亥革命后近二十年,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陕西的医药卫生事业几乎一片空白。杨虎城在参加北伐后,就改组了部队军医机构。入陕主政后,他进一步充实了十七路军军医处,克服经费困难,医院。年3月24日,正式开诊,第一年全部免费诊断。并聘用省内知名专家姚尔明、吴济棠等,斥巨资从国外买回X光机等设备,建立了检验室,开展胸部透视、拍片和四大常规检查,医院成了西北首屈一指的医疗机构。兴办药厂和助产学校,年陕西霍乱时期从军费中拨出专款购买设备自主研制疫苗.
对杨虎城将军的历史评价
毛泽东: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中国共产党:杨虎城为“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为促进国共合作、推动抗日而献身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张学良:自台北传真亲书贺词“敬念杨虎城先生百岁诞辰”,说杨虎城不过陪衬,后悔搭了杨虎城,西北军没用,令其伤心极。但张学良亦表示杨虎城是一个好人,也很愿意做一个大家认为爱国的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袁荫盛:纵观杨虎城将军一生,他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捍卫者,他通过亲身实践走上了“联共救国”的道路,他是国民党左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因为抗日的问题和蒋先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发动了“西安事变”。史家对这些问题不尽然,不过从过去的历史看来,至少后来国共携手抗日,不能不说和“西安事变”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至少“西安事变”也有助于后来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抵抗日本这样的历史事实。
台湾学者郭冠英:国民党应抚平历史伤痕,正确看待“西安事变”。遭囚禁12年后,却被杀害,杨虎城受到了很大的冤屈。“西安事变”是一个爱国行为,国民党应积极抚平历史伤痕。
后世纪念
申请平反
杨虎城诞辰周年之际,杨虎城之孙杨瀚第二次写信给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要求国民党尊重历史事实,在法治人权的大原则下,对当年蒋介石不经过军法审判,而用残暴手法杀害杨虎城及其家人、秘书的罪行进行道歉和平反。国民党党史馆主任王文隆表示,西安事件受军法审判,没有平反问题。
故居
杨虎城将军的故居,又称杨公馆,位于蒲城县城东槐院巷二十九号,坐北向南,分东西两院。建于一九三四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传统式的民居宅院,杨虎城将军与其母孙一莲、夫人张蕙兰、谢葆真及儿女都曾在此居住过。故居收藏的有杨虎城将军生前用过的部分桌、椅、床、柜等家具和杨虎城母亲孙老太太六十大寿时亲朋赠送的部分礼品九十多件。还展出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照片和连环画一套,介绍了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和他的战斗历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虎城与张学良两位将军西安事变前夕互赠互勉的条幅“勿忘国耻”、“为国努力”。
杨虎城将军的主要成就
杨虎城参与了蒲城起事、反清抗暴、讨袁护法、转战关中、坚守西安、出师北伐、回陕主政、被迫内战、呼吁抗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同张学良将军联合一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抗日,反对内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休整与壮大的机会。
抗战纪念网综合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