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华阴简介
华阴文化
华阴新闻
华阴要闻
华阴资讯
华阴饮食

我的大姐范秀兰

我的大姐范秀兰(—)

《一》我的大姐

我的大姐,是非常慈祥善良、和蔼可亲的人。她得体的微笑,典雅的气质,宽广的胸怀,时时刻刻都闪现在我的眼前。她温婉大气,随和亲切,朴实而坚强,善良而亲切,今生今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年12月25日(农历庚寅年11月20日),她以高龄84岁辞世,于今已有22年了,她的高尚精神,她的优秀品质,他对父亲、母亲以及对我们家兄弟姊妹多年来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戴,特别是对我多方面的亲切照顾,恩比山高,情比海深,令我们家人终生难忘。

她还特别关心大哥。大哥年生,仅仅比她大4岁,从小聪明好学,家境困难,父母亲仅供他上学(当时重男轻女),她在家辛辛苦苦帮助父母劳动供哥哥读书。年大哥瞒着父母去北京上学(当时大哥让朋友黄治信从父亲手里借了10捆棉花卖了钱,拿着悄悄去了华北大学),那时兵荒马乱,书信不通,父母亲日夜思念,眼泪哭干。直到年解放,父亲在舅舅杨昌丰带领下才去北京,见到了实行供给制的儿子,尽管生活困难,总算人还在,全家始得放心。后来大哥先后回来过几次,我和志强也先后借出差去北京看望过几次,但是因经济拮据,父亲母亲始终再没有去过北京(父亲年11月28日去世,母亲年11月30日去世,对此我十分歉疚,非常遗憾)。

年大姐让二儿子羊娃(张树科)领着去北京,看望了大哥大嫂一家,带去了亲自做的石子馍(远较市面上的香疏美味,外观漂亮)和专门委托加工的挂面,她是代表父亲母亲还了毕生未了的遗愿啊。

大姐一方面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另一方面特别重视自家孩子的健康成长,学习进步。特别喜爱、抚养、关照孙子(女),张媛、张婷、张鲲、张涛、张侃、张楠等小时候都是她帮助养大,每个孙子身上都浸润着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殷切期望的爱心。

她坚强支持丈夫(六哥)的工作,六哥孝顺父母,爱护家庭,为人热情开朗,待人忠厚诚恳,喜好结交朋友,乐于为人办事。两人辛辛苦苦、齐心协力不仅孝敬双方父母,抚养安排了8个儿女成家立业,而且为兄弟妹妹以及朋友办了很多事情,深得村里乡亲人人称赞。

不幸六哥因劳累过度,于年心肌梗塞突然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大柱,似乎天塌下来一般,她痛心疾首,悲愤难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日以泪洗面,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当中。

痛定思痛,她毅然坚强地站起来了,冒着风险(那时农村丧葬不许大操大办),非常果断地带领孩子们,低调处事,隆重庄严地安葬了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丈夫。后来我回去慰问,她还专门陪我到坟茔看望谒拜。

她为人坚毅开朗,心胸开阔,乐观善良,睦邻善友,丈夫去世后,是她毅然肩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坚强地支撑起了这个家,他热爱孩子,热爱生活,她用自己的慈祥和微笑形成了全家的向心力。扶持教养儿女先后走上人生的奋斗道路,创建了各自的幸福家庭。儿女们也和父母一样,不仅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而且团结一致,相互帮助,共同过上了幸福安宁、开心快乐的生活。

我经常去大姐家看望,也多次拉她去铜川,年5月大哥回来时,我拉她与大哥大嫂(缑亚兰)去铜川,和重艳、维维、展展拉他们到黄帝陵参观,大家非常愉快。退休后因照顾孙子先后住在西安和咸阳,每逢大姐生日都去三原看望贺,年9月7日(农历8月11日)我和儿子(范昭、范展)专门去三原县军人疗养所老房家羊肉泡馍馆为大姐庆贺77岁大寿,请原大嫂缑亚兰和三姐范淑兰,以及三弟范崇义和儿子伏生(范涛)孙子范小栋一起聚会。大姐特别高兴,大嫂、三姐、崇义和伏生也都十分愉快,拍了许多照片。年10月2日(农历8月11日)儿女们在三原县明德亭饭店,热闹隆重地给大姐庆贺80大寿,我和重艳、三姐、三弟以及她的儿女们都参加了。我特意做了庆贺讲话,大姐和大家都十分高兴。年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大姐专门派二儿子羊娃(张树科)、三儿子忙子(张树耀)和三姐儿子任胜利、三弟儿子伏生(范涛)一起到咸阳为我庆贺生日。年9月19日(农历8月10日)展展一家人提前拉我们去忙子家看望大姐,并祝贺83岁大寿,一起合影留念。

她为人和善、亲切,善良的微笑,温婉的气质,经常以助人为乐,同情、帮助穷人或有困难的人家,亲友邻居和全村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她。她是亲友和儿孙们的精神支柱。她是深受众乡亲尊敬和爱戴的楷模。

她比丈夫多活了18年,且一生都很快乐,出现在公众面前,她从来都是那么端庄优雅、谨慎自强;是一位优雅从容、坚毅不屈的女人,大家对她的尊敬和爱戴遍及乡里,深入人心。从她的身上,大家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和蔼、坦坦荡荡,什么才是坚强优雅、乐观大方的气质。

她是中国亿万个母亲中的普通一员。是一位自强不息的生活强者,善于为人处世的好人,自力更生,勤俭持家的能人,大姐勤勤恳恳,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一辈子,和睦孝顺两家人(夫家和娘家)。大姐以她与助人为乐,善待他人,相夫教子等优良品格和能忍善让,扶弱帮困,热爱社会,热爱家庭的高风亮节,为后代们永远留下了一块心中的丰碑。

张家儿女们有今天的幸福,孙辈们都能茁壮的成长,而且不少孩子事业有成,无不倾注了大姐历经沧桑的呕心沥血,无不贯注了大姐含辛茹苦的慈母情怀。大姐思路敏睿,洞明世事,对很多东西都见得透彻,看得长久,想得久远,她事事洞明。她最乐意并坚持一辈子做的事就是让后代读书学习。为了让后人读书学习好,她宁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她晚年,积劳成疾,得了肺心病,呼吸困难,夜不能寐,小儿子忙子(张树耀)和媳妇郇林凤,特别孝敬,尤其媳妇郇林凤更是体贴关怀,无论是吃饭穿衣还是起居便溺,亲切伺候关怀照顾,全心全意无微不至。大姐坚强乐观,从不喊痛叫苦,多次当着我和众儿女面,称赞媳妇贤惠孝顺,感谢其亲切关怀照顾,要儿子在她身后,给媳妇立牌坊。

大姐对我们难以言说的爱,是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大姐深挚的爱毫无保留,无时无刻地沐浴着我们。

她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鼓励和影响我们今后的世世代代。

大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的高贵精神和优秀品质永垂不朽。

二弟范崇德

二零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二》大姐和亲人们的部分照片

1、大姐和妈妈、二姐、三姐在西阳镇贾李村老家门前的合影

2、年大姐和大哥、三姐、二弟、三弟在父母坟茔立碑时的合影

3、年清明节大姐和三姐在父母坟茔立碑时合影

4、年清明节大姐和全体家人亲人一起纪念父亲诞辰周年

5、年大姐和二儿子张树科去北京看望时和大哥及其孙女楠楠合影

6、年大姐和二儿子张树科去北京看望大哥时在人民大会堂前的照片

7、年5月大哥回家看望大姐一起在老家合影

8、年5月大哥回家看望大姐一起拜谒父母坟茔合影

9、年5月大哥回家看望大姐时一起参观黄帝陵(1)

10、年5月大哥回家看望大姐时一起参观黄帝陵(2)

11、年5月大哥回家看望大姐时一起参观黄帝陵(3)

12、年5月大哥回家看望大姐时一起参观黄帝陵(4)

13、大姐在三原县大程镇等桥堡家里照片

14、她的丈夫张振铎(在他家叔辈兄弟排老六,我们称六哥)的照片

15、我和大姐三弟去三原郭斌家里看望大嫂(1)

16、我和大姐三弟去三原郭斌家里看望大嫂(2)

17、我和大姐三弟去三原郭斌家里看望大嫂(3)

18、我和大姐三弟去三原郭斌家里看望大嫂(4)

19、-6-22我从铜川到三原竹梅家里看望大姐(1)

20、-6-22我从铜川到三原竹梅家里看望大姐(2)

21、-6-22我从铜川到三原竹梅家里看望大姐(3)

22、-6-22我从铜川到三原竹梅家里看望大姐(4)

23、年我们和三姐、三弟及孩子们一起庆贺大姐80大寿(1)

24、年我们和三姐、三弟及孩子们一起庆贺大姐80大寿(2)

25、年我和原大嫂、三姐、三弟及孩子们一起庆贺大姐77岁生日

26、年大姐77岁生日时,在三原县军人疗养院门前拍的照片

27、她的丈夫张振铎(不幸于年突发心梗去世,享年68岁)的照片

28、年1月1日元旦我从铜川去等桥看望大姐(1)

29、年1月1日元旦我从铜川去等桥看望大姐(2)

30、-1-20春节前我从咸阳去等桥慰问大姐(1)

31、-1-20春节前我从咸阳去等桥慰问大姐(2)

32、-9-20我从咸阳回三原和原大嫂缑亚兰庆贺大姐81岁生日(1)

33、-9-20我从咸阳回三原和原大嫂缑亚兰庆贺大姐81岁生日(2)

34、年9月19日展展一家拉我们去三原庆贺大姐83岁大寿

35、大姐在铜川我家书房抱着侄孙女司琪的照片

36、大姐和我与范昭去华阴县韦小慧家路经阎良的照片

37、大姐和我与范昭去华阴县韦小慧家路经华山的照片

38、大姐和女儿菊梅与我和小儿子范展在铜川重兴公园

39、年4月4日大姐在西安市高新区新世纪公园

40、年4月5日大姐和我们在西安大雁塔广场(1)

41、年4月5日大姐和我们在西安大雁塔广场(2)

42、年4月5日大姐和我们在西安大雁塔广场(3)

43、年大姐和二儿子张树科去北京看望时和侄儿范民一家的照片

44、年大姐和二儿子张树科去北京看望时和侄女范玲一家的照片

45、年4月6日大姐和范维维刘展鹏夫妇在西安高新区维维家

46、年4月6日大姐和范昭一家在西安高新区维维家

47、年5月2日侄儿范志强回陕西和三弟到大姐家看望(1)

48、年5月2日侄儿范志强回陕西和三弟到大姐家看望(2)

49、年5月2日侄儿范志强回陕西和三弟到大姐家看望(3)

50、年5月2日侄儿范志强回陕西和三弟到大姐家看望(4)

51、我和二女儿范维维带老外雅克.艾达去三原县到大姐家看望

52、年二儿子张树科领大姐去北京看望大哥时,儿子和侄儿范民等合影

53、年二儿子张树科领大姐去北京看望大哥时在天安门前照片

54、-2-10大姐委派儿子张树科张树耀到咸阳庆贺我生日(1)

55、-2-10大姐委派儿子张树科张树耀到咸阳庆贺我生日(2)

56、-2-10她委派儿子张树科张树耀到咸阳庆贺我生日(3)

57、-1-22大姐的大女儿张竹梅和孙女祝贺我76岁生日

58、-1-22大姐的三儿子张树耀夫妇祝贺我76岁生日

59、-2-3大姐的女儿张竹梅夫妇和儿子张树耀夫妇祝贺我78岁生日

60、-8-6大姐的大女儿张竹梅一家来西安看望我们(1)

61、-8-6大姐的大女儿张竹梅一家来西安看望我们(2)

62、-6-25大姐的小儿子张树耀一家来西安看望我们(1)

63、-6-25大姐的小儿子张树耀一家来西安看望我们(2)

64、-6-20大姐的大女儿张竹梅夫妇来西安看望我们(1)

65、-6-20大姐的大女儿张竹梅夫妇来西安看望我们(2)

66、-9-6大姐的小儿子张树耀夫妇和三女儿张亚梅夫妇来西安看望我们

67、大姐的二女儿张雪梅全家照片

68、大姐的小儿子张树耀全家照片

69、大姐的小儿子张树耀在成都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雕像前照片(1)

70、大姐的小儿子张树耀和媳妇郇林凤在成都旅游照片

《三》大姐范秀兰的生平事迹

(她的大女儿张竹梅在我年编写《范氏家谱》时写的)

范秀兰,女,汉族,陕西三原人,年生于西阳镇贾李村。从小刻苦、勤劳,帮父母纺耕务农,供大哥上学。十九岁嫁给三原县大程镇等桥村张振铎为妻。初到张家时,家里有二十八、九口人,家大人多,家务活繁杂,公公、婆婆封建礼教严重,难伺候;在妯娌三人中,她年龄最小;但她聪明勤快、干活利索,深得公、婆的喜爱。所以,后来分家时,老人都跟着她们一块生活;她尽心竭力,孝敬老人,直到最后送终。

她贤惠、孝顺。每年都要给公公、婆婆套新棉花棉衣,把退下来的给孩子和丈夫做棉衣,她自己套的是最次的套子。无论什么时候吃点好东西,她只分给孩子们一少部分,把余下的都藏起来,让公公、婆婆慢慢吃,自己连尝一点都不肯。婆婆是小脚,定期要修,要洗,她始终如一,从不间断。

她是敬老的典范。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后,娘家父亲、母亲的年龄大了,家里拖累大,她不能常去看望二位老人,家里只要吃点肉或什么改样饭菜,她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留一些让丈夫利用晚上或吃饭的时间,给父、母亲送去。她是一位多子女的妈妈,负担够重的了,家庭又无固定的经济来源,她为了让父母亲晚年生活得更舒适些,除了给老人套床新棉花被子外,还养绵羊,给母亲做了床羊毛褥子,而她自己的铺盖却是二十多年的旧被褥。她这种孝敬老人的精神,对孩子们的教育特别大。

她勤劳、刻苦远过于一般常人。为了养育八个孩子,经常起早贪黑、拼命干活;白天为了多挣工分,多分点粮食,无论严寒酷暑,舍不得耽搁上工;而且愿意干包工活儿。她务农技术全面,割麦子连不少男劳动力都比不上她,在全大队都很有名。她爱好干净整齐,就是一件补了又补的衣服,也要洗得干干净净,理得平平整整,为了全家穿好穿暖,晚上在煤油灯下做针线、纺线织布。常常都是鸡叫了才肯入睡。

她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心灵手巧,乐于助人闻名于村里。她年轻时,常被别人请去帮裁衣服;由于针线活做得好,已年过七旬了,还常被人请去帮做嫁妆。经她手做的“石子馍”,又圆又平,香酥可口,一吃难忘,谁吃谁夸。

她的大女儿张竹梅(惠霞)

她常教育孩子们,要勤勤恳恳地办事,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怕吃苦,不怕劳累,要勤奋努力,学好本事,过好自己的日子。她自己首先做出了榜样。她一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克勤克俭、刻苦耐劳的精神,在家乡众人有口皆碑。她尊老爱幼、睦邻善友,关心别人,照顾大局的品质,深为邻里乡亲们所称赞。

在她的教育下,几个孩子都很争气,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特别是大女儿张竹梅(惠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已经在三原县教育系统作出了很好的成绩。二儿子张树科、三儿子张树耀都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闯出了自己的发展路子。其他几个女儿也都已出嫁,女婿、女儿都有一定文化,在农村务农均各有所长。唯大儿子身体较差,生活相对紧张一些,仍要老人操心;但在大女和二儿子、三儿子的照顾下,目前老人生活得很好、很愉快。

《四》、大姐逝世后与丈夫合葬在三原县大程乡等桥村东面原上

《五》大姐逝世三周年纪念大会上我和三弟等家人亲友庄严祭奠

《六》我在庆贺大姐80大寿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大姐:尊敬的三姐、三弟:

各位外甥、外孙,亲爱的孩子们:

今天是农历8月11日,是一个特别好的日子,阳光明媚,秋风送爽,正是国庆黄金周和中秋节即将来临的时节,在这普天同庆、亲人团聚的美好日子,大家在这里欢聚一堂,庆祝大姐(你们的母亲,祖母,或外祖母)80高龄华诞(生日),我们非常高兴。我代表我们全家祝福大姐: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天天心情愉快,生活永远幸福。

大姐的80年,是艰苦奋斗的80年,也是光辉灿烂的80年。在那困难的日子里,她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忍饥受冻,孝敬老人,有好吃的东西先让老人吃,有暖和的衣服先给老人穿;不怕脏、不怕累,亲手端屎端尿,擦身洗衣,尽心尽责将两家老人养老、送终。她和母亲多少个日日夜夜,白天下地,夜半纺织,克勤克俭支持大哥读书;她特别关心帮助弟妹,使我们工作生活都走在一般人的前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国家困难时期,家里给我结婚,在镇上买回一桌全用萝卜作的席待客,家里没有一件新的家具和摆设;是大姐让人去镇上买了一对花瓶,那是唯一的一件奢侈品;如今46年了,我们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还有年,我大学毕业国家要求面向基层、面向边疆、面向农村、面向最困难的地方,我被分配到铜川;三原人认为是“北山里”,是大姐亲手给我做了一床又大又厚的新棉花被子;多少年我一人在那“北山”寒冷的夜晚,睡在温暖舒服的棉被里,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抚育8个儿女;刻苦过于常人,勤劳闻于乡里;直到今天仍然为儿女操劳,大儿子生活最困难,她就跟他们,生命不息,操心不止。

喜看今日儿孙满堂,个个成家立业,孝顺仁义,勤劳致富,家家生活幸福。可谓苦尽甘来,老人心里一定十分高兴。

今天为她庆祝80大寿,就是要学习和发扬她的艰苦奋斗、刻苦勤劳的伟大精神;学习和发扬她那孝敬老人,爱戴老人,关心帮助兄弟姐妹的高尚品德;学习和发扬她为儿女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意志和毅力。

她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最后,让我再次祝福大姐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谢谢。

年10月2日

农历十月十一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yinshizx.com/hyys/10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