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以说是一场五彩纷呈的中国作品音乐会,尽管该场音乐会以国外作曲家卢·哈里森的一曲琵琶曲《弦乐队协奏曲》开场,正如吴蛮大师在音乐会前一晚在和著名乐评人、音乐学者王纪宴先生的高端访谈中向我们透露的,卢·哈里森是位中国通,他对刘天华音乐大有研究,该曲是大师75岁时的作品,听上去中国味道很浓,但就如吴蛮所说,他没有借用中国旋律,可见大师对中国的了解,对琵琶的着迷。
一曲老腔震天下,的确,接下来这几曲华阴老腔唱出了国人的骄傲,每曲结束后都有观众疯狂叫好,从《关中古歌》到乐器合奏《大汗遗韶》再到最吸引观众的正宗老腔皮影戏《三英战吕布》最后到《将令一声镇山川》都能看出各种品味老腔的特色。华阴老腔这次和琵琶大师吴蛮合作的非常愉快,艺术家们体现了华阴老腔所代表的中国民间艺术,他们展现在我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让天天听西洋的朋友们换了个口味。乐手们表演很生动,唱角和伴奏艺人合作的天衣无缝。值得一提的是该团只有一名女艺人,令笔者感慨的是这就是中国传统,听团长说好多行当都只是传男不传女,他的主唱角色只能传他们嫡系张氏子孙。表演的大叔拿起大板凳框框的摔在大剧院舞台上,且用手中的木砖使劲儿敲打,我还真怕他把大剧院舞台锤破。演员们一板一眼的精彩表演得到大家热烈的掌声,我当时也连连叫好。这是一场中国主题的音乐会,俗话说“高手在民间”。
马友友的丝绸之路吴大师还是创团成员。琵琶大师吴蛮让这些中国艺术家走向世界,他们进入世界著名音乐厅卡耐基,据吴蛮介绍这些艺人还给葛大爷的《活着》伴奏,我的多位朋友也告知这帮民间艺人和歌手谭维维的疯狂跨界。
猴年央视春晚——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
张氏家族的这些民间艺人用他们的自制乐器,虽然音调和正统乐曲不太一样,但它们奇妙的声音让笔者还很喜欢,同时也让大家开了眼。吹拉弹唱,皮影民间艺术都是我们本土的。笔者深知中国音乐的魅力,记得读书时我不是很喜欢这类中国传统音乐,采风以及说学弹唱,以及采访的重要性,吴蛮与艺人结缘已经很多年,他们的结合才让大剧院的观众们沸腾。上半场在这些民间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中达到高潮,团长还依依介绍队友,就如吴说他们很火,当然,中国地大物博好的艺术必然受人尊敬。
下半场谭盾开场笔者深知会很精彩,虽然没有听过该曲,但谭对大师怎会令人失望,他嗤声国际乐坛,陈其钢的一曲《我和你》更是家喻户晓,这两位作曲家在世界得到尊重,他们为国争光。陈其钢的创作一直有女性音色的柔美,细腻,大提琴的歌唱。我们知道,陈其钢的大提琴作品一直受人称道,陈琳女士的指挥风格多样,是笔者见过现场指挥最好的大师之一,我曾现场看过中国老一辈郑小瑛的风采,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谭盾的音乐备受世界瞩目,他的《女书》上次来国家大剧院和费城交响乐团的演出让笔者眼前一亮。这次谭盾作曲的弦乐队与琵琶协奏曲算是佳作。
吴蛮演奏
想当年谭盾考学还是带着四根弦的小提琴,评委让他演奏莫扎特,他说“什么特”,他只能演奏一段儿湖南花鼓戏,如今已是世界顶级作曲家,可见中国培养了他,同时他在为国争光。这让我想起了王纪宴大师和吴蛮对话时所说要多读书,文化很重要。谭盾的弦乐队与琵琶协奏曲演完之后陈其钢更让笔者好奇,因为他是笔者最喜欢的中国作曲家之一,他,以及谭盾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博导叶小刚都是那一代音乐家,他们是文革后第一批音乐巨人。谭、陈的中西结合,吴蛮的独奏,无论是霸气的刮奏还是柔和的音调都很能吸引人,王纪宴大师和她高端访谈时我已经知道乐曲创作背景,所以听起来不生疏。当晚的音乐会全场没有加演,而且乐队也只有国家大剧院乐团的弦乐,每位都看着自己的乐谱和以往两个人看一谱形成对比。
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中国作曲家早已走向世界,希望这些非遗音乐——祖国的音乐多绽放在世界著名音乐厅,中国必胜!昨天是贝多芬的时代,今天的音乐我们要占上风!
琵琶大师吴蛮的艺术
文图/王彤贝多芬时代已去,国乐必占上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