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他山之玉,纳名家之长
初夏淡淡,花草悠悠。5月16日至19日,城关小学李燕和李小娟两位老师来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年小学童诗与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
会上,名师们多角度诠释了课堂教学的真谛和焕发的生命力,一场场授课和报告引发了与会老师们深深的触动和强烈的震撼,真真切切地近距离领略到了教坛大咖们的从容、睿智和风趣。
何捷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课堂的润滑剂和调味剂,让课堂顿时活色生香,充满乐趣与生机。挥洒自如的课堂,学生的心情是放松的,精神是自由的,表达是快乐的,情感是真实的。整节课,何老师就像一个大孩子带领一群小孩子,共同感受表达的快乐与美妙,师生共同经历创作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精神导师,是儿童写作的陪伴者和引领者,点拨在疑难之处,指导在困惑之处,学生受益无穷。诗人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教师和学生站在同样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习作教学时,才会体会到这样的课堂境界是多么的美好!
今年81岁的台湾著名儿童诗人林焕彰老师,一人独自辗转来到会场,令人敬佩。他说,阅读是快乐的,创作是享受的。创作儿童诗,让他保持了一颗快乐的心。在他看来,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诗歌和绘画的种子,通过读诗、画画能唤起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修养。无论孩子将来是否从事文学创作,这份审美的观念会一直陪伴着他们一生。
幽默大师宋运来老师讲的是怎样教孩子们写作文。教孩子们习作必须有阶梯,有拐杖!先模仿后创新是初写作文者的必走之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仅给学生拐杖,还得给够长、够结实的拐杖!
身为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将静下心来向名家名师学习,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
撰稿:李燕
审核:王丽颖
编辑:刘荣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