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7年(年)1月的某天,《西北文化报》刊载着“耶金山启事”几个赫然大字,全文如下:
“径启者金山,于民国四年同业师苏子和(注:苏长泰,字子和)先生创办三意社剧院,惨淡经营始有今日之基础。奈金山因积劳成疾,日重一日,近日又添失眠之症,据医生嘱非长期静养难免奏效。金山愿将社务完全卸交世弟苏哲民负责,经理金山从此脱离三意社关系,以后发生任何事件概与金山无涉,诚恐各界不明真相特此郑重声明。”
三意社第二任社长耶金山
(—)
在古城戏曲界久负盛名的耶金山,为什么要突然离开“三意社”呢?真是像他在启事中说的,是由于“积劳成疾”和“失眠之症”吗?自然远非如此。当时他年仅46岁,正是精力旺盛、经验丰富的中年时期。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他的离社,自有难以名状的其他原因。
华阴县华岳庙旧戏台遗址
三意社是由一位从陕西商州走出来的民间艺人苏长泰创建的。从年开始,苏长泰和当地一批戏曲艺人在华阴县华岳庙会上联合演出,取名长庆班。
年,剧社改名长庆社,开始在西安扎根取名,聘请了一批秦腔名老艺人,同时招收了一班学生,一边演戏,一边教学生。开始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后来租用骡马市梨园会馆对面的药材会馆,逐步在秦腔界站稳了脚跟。
三意社创始人苏长泰
(—)
年,苏长泰不幸病故,将社务诸事交由耶金山全权管理。由于耶金山长于外交关系,外部人员经常写剧本的也不少。他特聘的艺术家李逸僧,能编能导,由他编排的《卧薪尝胆》《玉堂春》《化墨珠》《苏武牧羊》《娄昭君》以及时装戏《大烟魔》《家庭痛史》等,在唱腔上或表演上,都有新的创造,成为公认的三意社代表性剧目。十多年间,耶金山显示出了他过人的管理才能,使三意社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
三意社第三任社长苏哲民
(—)
年末,苏长泰长子苏哲民有意收回家业。耶金山辞职前表示“三意社能有今天,多亏艺人和大班学生出大力……”因此,在李逸僧、鲁子宜等人见证下,三意社新旧社长易位,新社长苏哲民与大班学生代表刘广华、阎国斌、田玉兰等签订协议,茶房与露天剧场交于大学生经营。
事后不久,苏家请易俗社社长高培支出面周旋此事,几日后,高培支重设宴席,苏家当场交于大班学生块大洋,露天剧场归还苏家,“茶房”仍归大班学生所有。此后,耶金山一面与苏哲民办具体交接手续公司,同时,草拟启事送报社发表,自此再未涉足“三意社”。
《西北文化报》刊载“耶金山启事”
随后数月间,由于剧社茶房的经营权,各方为保证各自利益,均不让步,矛盾时有爆发之势。
年5月7日晚,三意社挂牌演出《玉虎坠》,大班学生王录林、王庆民、郭育中等人拒绝化妆演出,社长苏哲民力劝众人,无人理睬。最后发生激烈争吵,茶房的桌椅用具全被搬出剧场。
年5月10日三意社停演启事
“三意社紧要启事”及“三意社鸣谢”
5月22日,《工商日报》刊载“三意社紧要启事”一文:
“本社学生屈振华、田玉堂、阎国斌、李益中、曹安民、王玉塔、王庆民、任水泉、王庆林、刘光华、王录林、马良民、骆彦芳、冯庆中、郭育中、田玉兰、王宝兰等十七名已于五月七日脱离本社一切关系,嗣后该生等在外一切行动,本社概不负责,深恐各界不明真相特此登报郑重声明,再本社自即日起启用新式图记,所有前用之关防图记一律作废,特此合并声明此启”
大班学生和部分老艺人从“三意社”分出后,把手头仅有的苏家赎“露天剧场”的块大洋作为大家的共同“股金”,积极筹备另组建秦腔剧社。关于社名,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是合股搞,又集中起来的;今后弟兄们在一起,都要讲个义气……就叫‘集义社’!”
根据最终大家意见:十七个大班学生都是“股东”,也都是“社长”。得轮流干,一人当一年,轮完后再从头来。第一年“社长”由阎国斌担任,田玉兰当会计,刘光华负责外交联络。就这样产生了领导和办事机构。
三意社大班学生王庆民、郭育中《赶坡》剧照
年6月15日,当时的《西京日报》刊载当晚演出广告:《玉堂春》全部,王庆民、田玉堂、郭育中、屈振华主演,晚六时开,骡马市街,集义剧场!
从此,古城西安增加了一个秦腔剧社,这就是后来闻名西北的“西安尚友社”前身。
年,苏育民出任三意社社长
“分社风波”给三意社带来致命打击,以致无法进行正常演出了。为此,苏哲民精神失常,年仅20岁的苏育民,在内外交困中挑起三意社的重任。为尽快恢复演出,苏育民采取紧急措施:一是收拢稳定社内及暂时在外搭班演出的人员,如秦光剧院的李桂芳、刘义民、姚裕国等18人回社;二是延聘各地名演员,如车云亭、李复兴、金元宝、张吉祥、薛再平等加盟演出。在各方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三意社重又张灯结彩,半个月后就恢复演出了。
年,苏育民与“辅”字班学员留影
与此同时,为长久考虑,苏育民开始谋划招收学员,计划招“辅佐盛兴”四班学员。之后,先后招收了辅、佐、盛三班学生近百人。三意社历经波折,再度重焕生机。
参考内容:
《三意社百年演艺纪念文集》
《三意社演艺史周年建社史周年纪念画册》
秦剧学社:集义(尚友)社成立八十周年纪念
编辑:杨瑶
审核:王梅、妍薇
往期精彩…▲我的春节记忆
杨荣荣:我过年不吃饺子,光吃馍!
▲我的春节记忆
冀福记:两次出演《西游记》,是我艺术生涯中难得的机遇!
▲我的春节记忆
张詠华:那次救场,对我来说是个大乐趣
▲我的春节记忆
马友仙:我以后再也不敢反串了
▲我的春节记忆
任慧中:我83了,每天一定要练棍花和腰腿功
▲我的春节记忆
广雪琴:都怪我,王玉琴老师笑场了
▲我的春节记忆
“梁老大”吴德:吃燃面调洗衣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