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华阴简介
华阴文化
华阴新闻
华阴要闻
华阴资讯
华阴饮食

毁天灭地中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地震,死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

如果问人类史上震级最强、破坏力最大地震是哪一次?或许尚有争议。但要问有记载以来的地震中哪次伤亡最惨重,我想答案是一致的。

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年)1月23日子时山西省渭南市华县发生超级大地震。史称“华州大地震”“关中大地震”,还有称“华县大地震”或“西安大地震”的。

但是在过去没有科学的地震测量,所以到底地震的震级是多少,现在也不太清楚。

现代的专家根据当时地震描述推测,此次地震至少为8.0级以上。甚至有可能会达到恐怖的9.0级别,因为造成的破坏力和伤亡实在是太惨烈了。

《中国地震目录》归纳史书记载对此震的描述是:“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声如万雷,川原坼裂,郊墟迁移,道路改观,树木倒置,阡陌更反。五岳动摇,寰宇震殆遍。陵谷变迁,起者成阜,下者成壑,或岗阜陷入平地,或平地突起山阜,涌者成泉,裂者成涧,地裂纵横如画,裂之大者水火并出。井泉涸废,新泉涌流,喷高丈余。山移河徙四五里,涌沙、陷没亘数千里。华山诸峪水北潴沃野,渭河涨壅数日。华县、渭南、华阴及朝邑、蒲州等处尤甚。郡城邑镇皆陷没,塔崩、桥毁、碑折断,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摧圮,一望丘墟,人烟几绝两千里。”

此次地震发生在中国人口稠密的关中地区,所造成的影响之广泛和损失之惨重是绝无仅有的。据史书记载,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地震灾最重,故称为华县地震。这次地震之后又引起了饥荒和瘟疫,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员伤亡。地震当时即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有名字记录的死亡人数就有约83万人。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更是不可计数。

当时全国有个州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个县。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约平方公里。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83万人。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地震发出的地鸣声如同打雷一般,地震使得地面都裂开了,泉水都从地底下涌出,甚至还能看到泉水中的鱼儿。人们所建的房屋城池都陷入了地下,而本是平地的地方却变成了山头。并且此次地震还伴随着余震,导致了黄河和渭水的泛滥。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华州区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陷、地隆等地质灾害随处可见。整个华县“原阜旋移,地高不尽改故迹”,地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渭南县城内“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县城东甫的五指山陷入平地,毁削无存。距县城东南9公里的张岑滑坡,长、宽、高各1公里以上,滑坡体所过之处“原移路凸”。县东张家岭滑坡体南北长米,东西宽米,体积约多万立方米。郭家沟滑坡体南北长米,东西宽米,体相约多万立方米。华阴县城西驻马桥石桥摧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甫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可观的湖沼,“经地震平芜”,湖水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提,“下钉柏桩,上垒条石,中贯铁锭”,十分坚固,地震后“提岸尽崩”。永济至临潼之间出现近东西向长多公里的地震断裂带,断裂带以北大面积下降,以南大面积上升,断裂的垂直断距超过5米,其华县地盘下降5~10米,赤水镇下降4米,渭南下降2.5~4米,华阴下降2~3米。

而此次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的损失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地震发生在半夜凌晨时分,人们都在沉睡当中,没有丝毫的防备。地震一旦发生根本来不及逃避。很多民众都是被压在自己的住宅之中,甚至还有些居民直接在睡梦中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所压垮,再也不曾醒来。

2.当时民众住宅多为黄土窑洞,这样的土胚房抗震能力极差,极易倒塌。

3.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欠,地震后完全丧失抵御灾害的能力。

4.嘉靖皇帝治国无方,迷信道教,劳民伤财,宠信奸佞严嵩,吏治崩溃,两个月后才上报发生如此之大的地震,未及时救灾重建。

5.大明王朝,国库空虚,拿出的赈灾资金非常少,拨给灾民的赈灾款又被官员们层层克扣,真正到灾民手中也寥寥无几。真是像极了当代社会。原来在哪个朝代也一样啊。这跟外在环境无关,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你说你可以公正廉明,那是你没坐到那个位置上。当明灿灿的黄金能把你眼睛闪瞎的时候,我想很少有人能禁得住诱惑。

6.震后的次生灾害。地震,余震,天寒地冻,瘟疫,饥荒,接踵而来,整个灾区直接变成了人间炼狱,无数的冤魂死于这场灾难,更是死于大明王朝的腐朽统治!

回首往昔,灾难可怕,人祸更加可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不管是唐山,还是汶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心合力,共渡难关。现代的科学技术,人民的凝聚力,会使得今后的灾难损失到最低。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地震对于人类的危害还是巨大的。但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如今的我们在地震预报以及防震建筑上的技术已经愈发的先进。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一天我们能不再畏惧地震,反倒能将地震那巨大的能量利用起来。

历史终将过去,五百多年前的那场地震早已经烟消云散,现如今,我们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有了更为科学更为有效的抵御手段,其造成的伤害也大大降低,只是,我们应该铭记:五百年前,我们有近百万先祖在一场自然灾害当中失去生命,这是一场历史之殇!民族之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yinshizx.com/hyyw/1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