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华阴简介
华阴文化
华阴新闻
华阴要闻
华阴资讯
华阴饮食

汉献帝到达许县后,是怎么样被曹操给架空的

公元年,汉献帝对曹操独揽大权感到不满,不愿甘心成为傀儡,便悄悄寻求车骑将军董承的帮助。他以衣带诏的方式命令董承,联络各地英雄豪杰,谋划除掉曹操。

在董承的策划下,一批忠于汉献帝的大臣迅速开始积极参与其中。刘备也被董承引入了这个计划。

然而遗憾的是,计划尚未付诸实施,消息便已经泄露。消息传出后,曹操迅速采取行动,先发制人,诛杀了所有参与计划的大臣,并且灭了董承三族。连刘备也不得不逃往北方,投奔袁绍。

这正是历史上广为人知的“衣带诏”事件。

东汉末年发生的衣带诏事件,是这一时期最为关键的政治事件之一。这一事件的爆发,直接促使曹操与汉献帝之间关系彻底破裂。从此,曹操也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正式踏上了“奸雄”之路。

毫无疑问,曹操的这一做法在后世看来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当初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昌,他的初衷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这段历史中的一个关键点。

从汉献帝抵达许县到他发出衣带诏意图诛杀曹操,整整相隔了三年!在这三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最终让曹操和汉献帝彻底决裂呢?

这段历史实际上可以从汉献帝初到许县时开始讲述。

公元年九月,汉献帝在曹操的护送下抵达许县,随后开始重建朝廷各个机构。

许多人认为,汉献帝到达许县后迅速被曹操架空,完全失去了权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实际上,在汉献帝的一生中,刚抵达许县的那段时间,才是他权力最为巅峰的时期。

在此之前,自汉献帝即位以来,他始终是他人操控的傀儡。董卓在世时,他只能遵从董卓的命令。董卓死后,他又落入李傕、郭汜等人之手,继续沦为傀儡。离开长安后,汉献帝一路遭人追赶。从长安到洛阳,他竟然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

然而,到达许县后,曹操为了利用汉献帝来巩固自己的话语权,重新建立了许多朝廷的中枢机构。同时,大批忠于汉献帝的官员也陆续聚集到许县,表达对汉献帝的效忠。

在接下来的这一年里,汉献帝做了两件事情。

首先,要追封那些有功的大臣。在汉献帝的倡导下,王允的孙子王黑被封为安乐亭侯。此外,汉献帝还尽全力为王允重新举办了葬礼。

除此之外,汉献帝还对其他已经去世的重要大臣进行了追封。其中,曾任卫尉并在护送汉献帝东归途中战死的士孙瑞,汉献帝也重新评定了他的功绩,并追封他的儿子为侯。

通过追封那些老臣,汉献帝得以重新树立起自己的皇权旗帜。至少,这样做没有让这些老臣感到寒心。

相比之下,第二件事则显得更为隐晦。

在这一年里,汉献帝派遣了许多大臣前往各地,旨在安抚各方割据的枭雄,并授予他们官职。与此同时,众多地方势力也相继做出了回应。

例如,当时袁绍派遣了自己的部将应劭前来协助重建朝廷。许多朝廷的制度和礼仪,都是由应劭制定的。只不过后来由于汉献帝势力薄弱,这些规章礼仪未能广泛推行。

再比如,刘表之前也曾派人前往洛阳,运送了大量军用物资。尽管荆州的事务由刘表主导,但他对中枢的朝贡却从未有所懈怠。

同时,刘备那边也有新动向!他刚刚从陶谦手中接管了徐州,虽然实际控制的只有两个郡的地盘,但已经可以算作一方势力。在此时,汉献帝正式封他为宜城亭侯,并授予镇东将军的官职。

自然,正史对汉献帝的这些举动记载并不详尽。归根结底,当时的汉献帝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泥菩萨。他所颁发的官职和爵位,更不过是象征性的头衔罢了。

尽管如此,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大家终于对汉献帝有所了解,也知道他如今身处许县。于是,不久之后,孔融、荀悦等多位大儒纷纷赶往许县,投奔汉献帝。

到了这里,汉献帝实际上已经增添了不少权威。

因此,公元年十月,汉献帝终于采取了一个重大行动!他安排谒者仆射裴茂出使关中,并统领三辅各军,联手征讨李傕。

许多人可能对裴茂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中,他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然而,两百年之后,他的后代中却有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那就是为《三国志》撰写注解的裴松之!

在这个时间点上,裴茂出使关中,首先到达了华阴地区。在此地,还有一位忠于汉献帝的老将——段煨!他正是当年名将段颎的弟弟。

在汉献帝东归的途中,段煨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段煨在华阴驻军多年,实力也相当强大。因此,当裴茂和段煨带兵出征后,李傕很快便陷入了接连败退的境地。

不久前,李傕与关中诸将混战,导致自身实力大幅削弱。最终,李傕被段煨斩杀,并且三族尽数被灭。李傕的头颅被送至许县,悬挂在城门上示众。

这无疑是汉献帝辉煌的巅峰时刻!

作为皇帝,一声令下便彻底铲除了李傕,颇有“传檄可定天下”的气势。虽然此时的李傕实力已大不如前,远不及以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曾经挟持过汉献帝,一度使汉献帝喘不过气来。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他却在汉献帝的一道命令下,被直接诛灭了三族。

因此,到公元年时,汉献帝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相当大的实权。在地方上,像段煨这样的老将忠心耿耿地效忠于他,刘备这样的宗室也完全顺从于他。在声望上,天下百姓普遍尊他为正统的皇帝。尽管袁术此时也自称皇帝,但几乎没有人真正将他当作皇帝看待。

此时在汉献帝看来,大汉中兴的使命似乎已经可以逐步展开了。

就在这个时刻,汉献帝逐渐察觉到了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在他的中枢朝廷内部,充斥着大量与曹操关系密切的人!尤其是周围的护卫部队,几乎全都是曹操的姻亲旧部!

此外,汉献帝之所以能够平定李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曹操的支持。若没有曹操的援助,单靠段煨手中的那部分兵力,实际上未必能轻易铲除李傕。

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逐渐察觉到:曹操可能并非他所期望的中兴之臣,反而是威胁他的国家祸患。

接下来,两件事情相继发生,逐步将汉献帝与曹操的关系推向了冰点。

首先要做的,就是罢免杨彪。

这个杨彪,正是后来被曹操斩杀的杨修之父。在汉献帝抵达许县之前,杨彪一直是朝廷中的核心重臣。他出身于弘农杨氏,家族曾经三代担任三公之职,影响力极为深远。到了杨彪这一代,他成为了杨家在朝堂上的代表,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抵达许县时,杨彪随同汉献帝在侧,彼时他担任的职务是尚书令,主管中央政务的处理。

结果,正是这样一个人,来到许县后却不慎冒犯了曹操。

史书记载,汉献帝刚刚抵达许县时,随即举行了一场宴会。然而,杨彪在宴会上表现得非常不悦,尤其对曹操更是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不满,这使得曹操感到十分不快。

接着,曹操向汉献帝施加压力,促使汉献帝直接免除了杨彪的职务,同时罢黜了另一位对他不友善的中枢大臣司空张喜。

一个地方权臣在对皇帝施加压力后,迫使皇帝不得不罢免了三公级别的官员。这对皇帝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后来,袁术称帝之后,曹操直接将杨彪投入大牢,理由是杨彪与袁术有亲戚关系。幸好杨彪的声望较高,曹操无法杀他,因此他才得以逃过一劫。

当然,这两件事发生时,汉献帝刚刚到达许县,还处于与曹操的“蜜月期”。因此,即使曹操对他进行胁迫,汉献帝也未感到有何不妥。直到后来,汉献帝才逐渐意识到曹操的威胁,开始逐步防范曹操。

第二件事是关于赵彦之的死亡。

赵彦在汉献帝身边担任议郎,如果用现代的职位来类比,大致相当于顾问的角色。作为顾问,赵彦后来为汉献帝出谋划策,制定了振兴国家的方案。

史书并未记载赵彦当时究竟向汉献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建议极有可能对曹操的掌权非常不利。

因此,曹操立即下令,直接处决了赵彦。

这件事让汉献帝极为愤怒。因此,当曹操杀了赵彦并前来向汉献帝汇报时,汉献帝首次脱口而出:“君若能相辅,则厚;不然,幸蒙恩宠,请求宽恕!”

这件事几乎导致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彻底破裂。

要明白,皇帝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几乎等于给一个大臣下了‘政治死刑’。至少在这位皇帝的心中,这个大臣将来再也无法获得信任。

这次的决裂令曹操感到了一阵寒意!根据汉朝的官制,像曹操这样等级的官员在面见皇帝时是可以携带武器的。为了确保皇帝的安全,每次见皇帝时,曹操身边还会有两名虎贲卫士随行。

这两名虎贲卫士显然都是效忠汉献帝之人。

换句话说,在杀赵彦的那一天,如果汉献帝一时冲动,命令那些虎贲卫士动手,曹操立刻就会被当场除掉,毫无生还的可能!

这同样是汉献帝一生中,最有可能除掉曹操的机会。

然而,很显然,汉献帝未能抓住这个机会。

在这次事件发生后,曹操再也不愿意单独会见汉献帝。此后,每次见汉献帝时,他都会带上更多的护卫。

此外,曹操为了进一步削弱汉献帝的权力,也迅速采取行动,将汉献帝身边的士兵和护卫全部更换为自己的人。

然而,汉献帝对此却无能为力!因为在之前东归洛阳的途中,汉献帝一直遭遇着不断的追杀。在这段旅程中,那些忠于他的世家子弟几乎全部战死。这导致汉献帝抵达许县后,即使想要重新组建自己的护卫队,也没有可用的人选,只能选择曹操推荐的人手。

就这样,汉献帝身边的护卫逐渐被曹操的人取代,而那些所谓的中枢重臣,也都成了徒有其名的“备员”,毫无实权。

此时,汉献帝终于恍若明悟,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曹操完全架空。

然而,此时的汉献帝若想通过政治手段夺回权力,几乎已无可能。因为当时在许县,他完全无法指挥手下的军队。即使试图通过政治手段重新组建皇家护卫,汉献帝也面临无计可施的困境。

由于那些与东汉皇权紧密相连的世家,例如曾在东汉时期权倾一时的高层大家族,他们的年轻后辈大多在此前东归洛阳的途中就已被直接铲除。至于幸存的年轻人,皆留在了家乡,此时也不可能前往许县。

因此,尽管汉献帝有意更换护卫,他也只能在曹操所提供的选项范围内进行选择。这样一来,无论汉献帝如何挑选,最终选中的仍然会是曹操的人。

到了这个时候,普通的政治斗争手段已完全失去了作用!

于是,走投无路的汉献帝只得选择刺杀的手段,试图从根本上消除曹操的威胁。

#深度好文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yinshizx.com/hyyw/13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