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梁晓蔚通讯员王成佳)进入6月以来,华阴市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外防输入防线,从全市各镇(街道)、各单位抽调工作力量,协助公安、交警和医护人员对来华阴市的车辆进行双码查验和交通疏导,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检测速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7月7日下午3时,最高气温达40多摄氏度,记者在连霍高速罗敷出口看到,5名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各司其职,正在对进入华阴市的车辆、人员进行行程卡查验。
“我们积极响应华阴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克服天气炎热等困难,积极参与罗敷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我们将发扬生态环境铁军精神。快速查验、快速检测、快速通过,确保进入车辆平安顺利驶入华阴。”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华阴分局干部杨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当日晚上11时许,记者又来到连霍高速华阴出口,虽然已是深夜,但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仍在进行逐车逐人信息查验、登记等工作。
在黑夜中坚守的是华阴市委统战部志愿服务队,由于车辆比较多,需要疏导和解释,志愿者刘建仓的嗓子虽已经沙哑,但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从晚上8时一直要到第二天早上的8时。
采访中,刘建仓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已是深夜12时,但我们将克服身体疲劳、天气炎热的影响,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做到不漏一车,不差一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优良的工作作风向外界展示华阴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
炎炎烈日下,“小红帽”们细致、耐心的服务赢得过往司乘人员的纷纷点赞。“志愿服务者帮助我们查健康码、行程码、做核酸、抗原等工作,非常认真,我们也特别安心,向高温下的志愿服务者致敬!”游客蔡金香说。
志愿服务“小红帽”变身防疫人员“大白”,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的初心从未改变。自6月以来,华阴市共有余名志愿者投身到高速出口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战高温,耐酷暑,累计服务车辆超过18万辆,服务人员超过50万人次,以实际行动守护了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也为华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