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秦始皇在位的第十一年,他开启了自己人生的第五次东巡,这一次他去了很多地方,也做了很多事情,一切显得那么正常。
然而,当秦始皇抵达平原渡的时候,却突然生病了,但他不以为意,以为没什么大事,于是继续东巡,当他抵达沙丘宫的时候,却突然病情加重。
秦始皇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让赵高草拟了诏书,将皇位传给长子扶苏,之后他就去世了。
秦始皇是一位十分传奇的人物,他12岁的时候继承王位,38岁的时候统一六国并建立秦朝,成为我国第一个皇帝。
在位期间,秦始皇文治武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同时,他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帝王,巡游求仙、焚书坑儒、大兴土木,等等,让他饱受批评。
但是,这样一位伟大帝王,却只活了51岁,着实令人费解,在迷信的古代,许多人认为秦始皇之死,或许是上天对他的一种惩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秦始皇去世之前,曾发生了三件怪事,无不预言他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并且这三个预言最终都灵验了。
历史上,秦始皇对活着有着执着的追求,要不然他也不会炼制仙丹,并且他对死这个字十分忌讳,他不允许人们谈论死,大臣们也都不敢提关于死的事情,直到他病重即将去世,他这才幡然醒悟,开始直面死亡。
而在秦始皇去世前一年,发生的三件怪事,每一件都跟死有关,那他是如何处理的,又造成了什么后果呢?
第一件怪事:荧惑守心前年,发生了荧惑守心的凶兆,预示着皇帝将死,即秦始皇会死掉。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
什么是荧惑守心?
所谓荧惑,其实指的的是火星,由于火星荧荧似火,行踪飘忽不定,因此古人称它为“荧惑”,是战争和死亡的征兆。
荧惑守心,其实是一种罕见的天文景象,是指火星、土星和天蝎座中最亮的恒星“心宿二”在一条直线上。
古人认为,心宿二和它附近的心宿一、心宿三,分别代表皇帝、太子和庶子,当火星出现在心宿二附近时,往往代表着灾难即将发生,这是最不祥的一种的天象,尤其对于皇帝来说,会有大祸发生。
当时,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秦始皇,秦始皇虽然很担心,但也无能为力,只能暗自祈求上天不会夺走他的生命。
但是,就在第二年,秦始皇就去世了,荧惑守心得以应验。
事实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是没有根据的事情,我国古代一共发生过30多次荧惑守心,有记载的23次,但出现了帝王死亡事件的极少,秦始皇是第一个,还有一个是魏明帝曹叡,他死前就出现过荧惑守心,不久后他就毙命。
虽然概率很低,但站在古人的角度来看,出现荧惑守心之事,他们还是很担心的,古代帝王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往往采取“灾祸转移”的办法,因为古人相信灾祸一定会发生,但可以人为改变灾祸降临的对象。
例如,汉成帝时期就出现过一次荧惑守心,有人劝他将灾祸转嫁给丞相,他便赐死丞相,后来他果然安然无恙。
从以上两个案例来看,荧惑守心似乎真的是不祥之兆,那我们再来看个反面案例,就知道有多不靠谱了。
战国时期,出现过一次荧惑守心,那一次出现在宋国上方,宋景公感到非常担心,有大臣劝他把灾祸转嫁给相国,他说相国是他的股肱大臣,不能死;大臣又劝他把灾祸转嫁给百姓,他也不同意,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大臣说,只能转嫁给年岁了,他说年岁如果不好,国家会灭亡,也不行。
于是,宋景公就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但他最终没有死,而且活得很好,那个向他提建议的大臣的为了圆话,就对他说,你这么有德行,难怪上天不忍惩罚你。
可见,荧惑守心也不那么灵验,它的出现伴随着帝王的去世,只是偶然事件罢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有事。
因此,秦始皇之死,其实跟荧惑守心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刚好生病去世而已。
第二件事:天降陨石前年,一颗陨石落在了东郡,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落地之后变成一块大石头,有人发现石头上竟然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大字,说秦始皇不久会死掉,国家也会四分五裂。
果不其然,第二年秦始皇就死掉了,不到三年秦朝就灭亡了,而且被各路诸侯瓜分,正应验了陨石的预言。
所谓陨石,即是天外来石,是太空中的固体落在了地球上,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古人看来却不简单。
古人认为,陨石是天体的变动,对应着人间事物的变化,肯定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秦始皇得知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惊,于是派遣御史前去调查,结果发现石头上的字是人为刻上去的,由于没有人承认,秦始皇便下令,将陨石坠落地附近居住的人全部杀掉,然后毁掉陨石。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很明显,这是有人借陨石降落之事来诅咒秦始皇去死,秦始皇生气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下令杀掉陨石坠落地附近居住的所有人,显示出了他残暴的一面,但也反映出他对陨石预言的恐惧,即他害怕死亡。
比较令人费解的是,秦始皇竟然下令摧毁陨石,这种做法在古代被认为是对上天的不敬,他为何要这么做呢?
说到底,秦始皇还是害怕死亡,他试图用摧毁陨石的方式,来解除内心的恐惧,至于说得罪上天,秦始皇或许认为自己作为人皇,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怎么能受制于天?
第三件事:?今年祖龙死前年秋天,秦始皇在巡游途中,途经华阴平舒道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陌生人,他将一块玉璧拿出来对秦始皇的手下说,请将这块玉璧交给滈池君。
滈池君是古代传说中水神的名字,那人说将玉璧交给水神,让秦始皇的手下很费解,还没等他细问,那人又说,今年祖龙死。
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
祖,就是始祖的意思,即人之先;龙,代表着人君,所以祖龙就是指的秦始皇,今年祖龙死的意思就是秦始皇今年就要死。
秦始皇的手下听了那人的话,大惊失色,便打算问一下是怎么回事,哪知道那人突然不见了,只留下玉璧。
秦始皇的手下就将玉璧拿去给他看,他沉默良久,感到非常疑惑和担心,便让人查看玉璧,发现那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前年,秦始皇巡游到榆中的时候,沉到江里的那块玉璧。
这就很奇怪了,已经沉到江里的玉璧,怎么会再次出现呢,难道真是神灵显现?
得知此事后,秦始皇后背一阵发凉,难道陌生人的预言是真的?就感到非常害怕,连忙思考破解的办法。
后来,秦始皇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将三万户人迁徙到榆中生活,并赐给他们一级爵位。
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有人可能要问,秦始皇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这是秦始皇趋福避祸的一种手段,他认为将三万户人迁移到玉璧沉江所在地的榆中,可以改变当地的人文环境,从而避免潜在的灾难发生;给这些人赐爵一级,则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感恩,从而为他祈福。
着当然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了,有没有用他也不知道,不过最终他没有在当年死,而是在第二年才死在沙丘,但时间也在一年之内,也算是在“今年祖龙死”的预言之内。
当然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今年祖龙死”的预言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陌生人的预言既有可能是恶作剧,但玉璧重现之事却不好解释,或许是被有心之人及时打捞上来了吧。
四、秦始皇究竟因何而死尽管秦始皇去世前,发生的三件怪事都预言了他的死亡,但毕竟太过诡异,不足为信,那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呢?
《史记》当中,对于秦始皇的死亡讲得比较简略,只说他在巡游的时候,到平原津的时候开始生病,到沙丘的时候突然病重,不久就去世了,从发病到去世不过一个多月时间。
至平原津而病.......上病益甚
在此之前,秦始皇的身体还是不错的,从前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要出游,走遍大江南北,上山下江入海,啥地方都去了,还干了不少事,比如他曾在海上亲自操弩,准备射杀鲛鱼,可见他的身体很强健。
但是,有一点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