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经渭南、华县、华阴、大荔、朝邑、潼关各县市,于潼关港口花园注入黄河。
渭河,不仅对八百里秦川的农业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是一条重要的运输线和军事航道。历史上著名的泛舟之行,就发生在三河口这里。刘邦和项羽在河南荥阳一带相持数年,其粮食就是由三河口经渭河、黄河运送的。注重航运的汉武帝时代,数万人控制了一条华里长的漕运,每年通过渭河和漕运输送到长安的粮食、面粉达百万石。汉代还在渭河黄河交汇处三河口,设立船司空(官名)官,其负责船只调度和管理。船司空的职能相当于县衙。
西汉武帝时期,集灵宫在王到村(《汉书地理志》),即现在的柳叶河西岸,杨家诚遗址上。这里也是古县城遗址,已被官方确认。此处极有可能就是当年的柳河县。船司空可能与当年的柳河县并行存在。
东汉初年,刘秀大军进攻关中,占据并控制三河口航运站。三国时,魏伐蜀,引向下,与渭河平行修成一条漕渠,作为运送军需的航道。隋文帝改漕渠为广通渠。唐代两次扩修,仍称漕渠为当时的主要运输线。清代时,终因泥沙沉积饱满,再未清理而报废。
民国三十年(),渭河有航船只,圆船只,每次船只出行,载重量3万公斤,园船载重0.5—1万公斤。往来地点,一是由黄河上游龙门,经三河口至长安、咸阳;二是由黄河下游陕县,经潼关、三河口至长安、咸阳。民国二十五年()陇海铁路修通以后,铁路代替了船运,船运日渐衰弱。民国三十四年(),木船运输取消,渡口只留摆渡船只。年前,华阴渡口6处,即三河口渡、八家渡、安家渡、杨村渡、滩里渡、冯庄渡。建国初,共有船只17只,守业和副业船夫97人。由于三门峡水库建设影响,以及大华公路大华桥建成通车,多数渡口萎缩,个别地方还为两岸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移民迁出以后,仅存北社村北军渡一处便桥,为两岸过往车辆提供方便。
作者:李庚辰
编辑:严富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华阴便民张贴!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