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杨氏宗亲会”加入杨氏大家庭
杨氏宗亲会ID:ayangy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杨;且不说这寺院当年有多么宏伟壮观和富丽堂皇,单表寺中的一口大钟,真是个稀世的物件。它重千斤,声扬百里,钟上佛像有千个之多,经文有洋洋万言,善男信女的名字刻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
据传,为了铸好这口大钟,当初难坏了杨家庄的人们,他们四处拜高师,求名家。聘请了不知多少能工巧匠,苦苦铸了3年,还是没有铸成。钟铸不成,寺院的大门只好紧紧关闭着。
一日,从村中路过一个年逾百岁的白发老人,听到庄里人的诉说,就建议说:“这个村子‘难铸’,就搬到另一个村子去铸吧!”说完转身走了,谁也没有上前向白发老人问明究竟。杨家庄的人本来干什么事就壮心不已,经白发老人这么一说,立即把铸钟地点向东移了5里,搬到另一个村上。这个村子里有一个铁匠,曾参加过凉州钟的铸造,他很有把握地把一个小孩子铸进去了,结果钟上出现了一道大口子,无奈之下,只得求饶退堂了。杨家庄的人见状,又立即把铸钟地搬到了庄西5里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子里有一个手艺高超的铜匠,他知道铸造崆峒山上大钟的秘诀,于是胸有成竹地铸进去个人的头发。可是钟铸成后,任怎么敲打也不鸣响。
杨家庄人铸钟一再受挫,花费了不少钱财和人力,个个垂头丧气,决定撤了摊子,永远不作铸钟打算了。可就在撤摊返村经过另一村庄的时候,这个村上的人们问起铸钟经过,纷纷说:“不难!”杨家庄的人以为他们说大话,苦笑着说,“难铸”呀,“东不铸”,“西不铸”,你们这里恐怕还是铸不了。这个村子里的人再三央求:“让我们试一回吧!”杨家庄的人见他们诚心诚意要铸钟,就毫不吝啬不抱任何希望地把铸钟的工具、材料留给了他们。真奇怪,这个村里的人只花了一夜功夫,就把钟铸成了。杨家庄人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心悦诚服地道谢过后,兴冲冲地把钟搬回庄上去了。
为铸这口大钟,杨家庄人费尽了几番周折。从此以后,杨家庄改名为“难铸”,东边没铸成的村子改名为“东不铸”,西边没铸成的村子改名“西不铸”,铸成钟的村子改名“不难”。
"杨氏宗亲会"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济南哪里治疗白癜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