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常见病CT诊断:
外伤
感染
骨缺血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骨关节外伤
面部外伤
脊柱损伤
胸部损伤
盆骨损伤
四肢、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解剖:内侧C型,外侧O型,软组织密度
临床表现:疼痛、压痛、肿胀、弹响、关节交锁
CT表现:线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脂肪间隙浑浊
骨关节感染
化脓性感染
骨关节结核
1.化脓性骨髓炎(Osteomyelitis)
病理改变:病变累及骨皮质、骨髓腔、骨膜——全骨炎
感染过程:病菌血行通过营养血管到达干骺端——破坏静脉窦和小动脉——骨破坏——脓肿通过哈氏管蔓延——穿破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
CT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软组织:
(1)浅层蜂窝织炎:皮肤水肿增厚,皮下脂肪浑浊,细网状改变(2)深层蜂窝织炎:肌束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可见边缘模糊的软组织肿块(3)软组织脓肿:低密度脓腔,周围环形脓肿壁。增强脓肿壁、窦道壁强化,可清楚显示窦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骨质破坏:骨密度减低区,边缘模糊
骨质增生硬化:皮质增厚,髓腔密度增高
骨膜反应
脂肪—液体面:髓腔内细胞壁破坏,细胞内脂肪溢出进入髓腔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以增生为主:皮质增厚,髓腔密度增高,髓腔狭窄
死骨:孤立性浓密骨块,被低密度脓腔包绕
2.骨关节结核(Tuberculosisofboneandjoint)
脊柱结核
关节结核
脊柱结核:
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占首位
部位:好发于胸腰椎交界处,其次为腰骶椎交界处
症状:脊柱活动障碍和强迫姿势,疼痛,脊柱畸形,冷脓肿、窦道形成,脊髓压迫症状
CT表现:
骨质破坏:
(1)中心型(椎体型):骨质破坏,边缘轻度硬化,死骨形成,椎体塌陷(2)边缘性(椎间型):腰椎多见。椎体边缘溶骨性破坏,椎间隙消失,椎体嵌顿(3)韧带下型(椎旁型):胸椎多见。椎体前缘糜烂性破坏,脓液积聚于韧带下。椎间隙可正常,很少成角畸形(4)附件型:少见。附件溶骨性破坏,小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增宽椎间隙狭窄或消失:以边缘型明显,椎旁型与附件型少见
脊柱曲度变化,成角畸形
冷脓肿:脊髓压迫
关节结核:
滑膜改变:关节囊肿胀,关节腔积液
软骨改变:进展缓慢。先破坏非承重面或非接触面的软骨边缘部分,关节间隙狭窄
骨改变:边缘糜烂,“对吻性”骨破坏,可有死骨
骨缺血性坏死(以股骨头为例)
病因:外伤、大剂量激素治疗、放疗等
机制:血管内梗阻、血管受损(外伤)、血管受压
病理组织学改变:
骨死亡阶段
骨修复阶段
CT表现:
早期:股骨头外型完整,骨小梁星芒征变形或消失,股骨头内部可有点片状密度增高影或条形致密增生。星芒征周边部分呈从状改变或互相融合
晚期:股骨头碎裂变形,碎骨片间骨质吸收,呈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囊性低密度区,正常骨结构消失,代以斑片状骨质增生。关节腔积液
资料和图片来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