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10月8日)22:10辽宁卫视《中国好家庭》第二季精彩不断,“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和“回族大刀武术”第六代传人齐聚《中国好家庭》舞台,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与听觉盛宴不容错过。
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张喜民一家
来自华山脚下的张喜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的传承人,一家人以“传承家族艺术经典,担负民族文化责任”作为家风,一直致力于具有多年历史的“华阴老腔”的表演和研究,到张喜民老师这一辈已经是第十代了。
华阴老腔是张喜民老师家族的家戏,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承这门艺术在他们看来就是一家人的责任,所以华阴老腔每一次表演都要全家齐上阵。华阴老腔表演起来慷慨激昂,特别有感染力和震撼力。节目现场演绎的《关中古歌》震撼全场。
张喜民一家现场演绎华阴老腔《关中古歌》
节目现场张喜民老师一家为我们表演原汁原味的华阴老腔,现场十分震撼,而且这些乐器都是他们自己做或找师傅定做的,华阴老腔独有的月琴、还有板凳和砖头改成的打击乐器,市面上是根本看不到的,用自制的看似简单乐器却能完成如此震撼现场的粗犷奔放表演,这就是老腔吸引了很多观众目光的原因。
华阴老腔独特的演奏道具
老腔之所以在华阴这个地方产生,是因为华阴是河流的交汇处,船运繁华,老腔最早是从船夫号子演变而来,船夫拿着船桨打着节奏,后来慢慢发展成了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现在看到的华阴老腔则是和当地皮影戏表演分不开,老腔艺人在皮影幕后演唱,而今张喜民一家从幕后走到台前,人们才发现原来在皮影戏幕后的原生态老腔也是充满了让人震撼魅力。
互动嘉宾冯晓泉曾格格夫妇和张喜民一家
合作老腔《将令一声震山川》
张喜民一家的“华阴老腔”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喜爱,成为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文化大背景下再放异彩的成功案例。华阴老腔之所以能够受到观众的欢迎离不开像张老师这样坚持传承经典的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张喜民一家坚持传统古老的艺术形式——华阴老腔所表现出的文化自信力有哪些值得我们钦佩和借鉴经验的地方。本周日(10月8日)22:10辽宁卫视《中国好家庭》第二季为您精彩解密“华阴老腔”的无穷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大刀武术”曹仕杰一家
曹仕杰老师家的回族重刀的传承真可谓是源远流长,他是第六代传人,第一代先祖曹万林给重刀命名为“曹氏大刀”并代代相传。曹仕杰的太爷爷曹金藻先生是个武术名家、爱国志士,当年和霍元甲一起在津门被称为“回汉双侠”,节目现场曹仕杰还讲述了曹老先生当年不与汉奸为伍,帮助军队培训大刀队的英勇事迹。在曹家,传承和延续回族重刀这门传统武术的生命是家族最大的使命。
曹仕杰的女儿现场表演家传技艺
一直以来,曹仕杰都全心全力的在培养徒弟,他教徒弟非但不收费还会供吃,因为重刀武术体力消耗巨大,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得动的,所以他从不让徒弟们饿着肚子摸刀。据说顿顿给徒弟做羊肉吃,这些训练中的所有开销都是他自己出,现在完全靠自己每天上午拉出租挣得钱支撑起来回族大刀这面不倒的旗帜。也正因为他对回族重刀的这份执着,感动和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渐渐对重刀产生兴趣,并主动加入了进来。
多斤的大刀在曹老师一家手里是如何“耍”的如此有美感的?本周日(10月8日)22:10辽宁卫视《中国好家庭》第二季和您一起感受曹氏回族重刀中关于传统文化坚守和传承的故事,一起感受作为一个中华儿女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心里那份对家族技艺浓浓的热爱。
《中国好家庭》第二季摇一摇,豪礼到!参与《中国好家庭》红包口令欢乐颂!%中奖!液晶电视、金猫银猫、百元大红包等你拿!
参与方式:
①拿出手机打开济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甲氧苄啶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